2025年7月11日至7月28日,北京林业大学“乡途致远”实践团赴北京市平谷区镇罗营镇见子庄村,开展为期18天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紧扣村庄发展需求,围绕“科技采摘、产业提升、电商营销、土地规划、红色教育”五大核心方向,通过座谈共建、直播助农、红色文化挖掘、宣传内容创作等一系列实践活动,将专业知识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实际动能,让青春的足迹印刻在乡野大地上,让奋斗的汗水浇灌出乡村发展的新希望。
座谈共话振兴路 校地携手绘新篇
实践团队与镇罗营镇见子庄村在平谷区统筹下召开座谈会,围绕“科技采摘、产业提升、电商营销、土地规划、红色教育”五大方向,结合村庄特色与需求深入对接。双方通过支部共建交流、实地考察,共探乡村振兴实践路径,团队成员利用自身专业优势,为科技采摘升级、电商平台搭建等建言献策,推动校地合作走深走实,合力绘就乡村新图景。
▲图为见子庄村书记带领团队成员了解村庄情况
▲图为双方交流
直播助农添活力 指尖经济促振兴
实践团队聚焦平谷大桃和山营里姐妹手工坊针织品进行两场助农直播,推广平谷特色好物。
第一场聚焦针织好物,镜头带着观众探访工坊中精美的针织品,让观众了解山营里姐妹手工坊的助农故事,让这份藏在乡野间的传统手工艺,借由数字平台焕发了新的光彩;第二场聚焦平谷大桃,详细介绍不同品种的口感特色与保鲜方法,让网友直观感受这份新鲜,把刚离枝头的平谷甜意送到了更多人手中。
两场直播累计吸引超2000人次关注,总销售额达694元。镇党委书记王建军评价:“青年的创新实践为乡村传统技艺开辟了数字化销售新渠道。”通过电商直播,不仅让手工艺品搭上“指尖经济”快车,更让乡村文化在数字时代焕发新活力。
▲图为团队成员为直播做准备
▲图为团队直播过程
▲图为直播宣传海报
见子庄田寻出路 青春执笔绘蓝图
实践期间,团队了解到见子庄村现有一块花田长期闲置。为盘活闲置资源,焕发花田活力,团队深入田间实地调研花田状况,面向同学发放问卷征集创意建议,并积极与村书记沟通村庄需求。最终,团队紧扣“一村一宠物园”的特色发展号召,精心撰写《见子庄村闲置土地规划方案》,提出将地块打造为集萌宠互动农场、田园种植体验区、乡村手工坊、儿童游乐场及生态露营区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为花田未来发展建言献策,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
▲图为团队成员对花田进行实地考察
▲图为部分土地规划图
微党课里忆初心 红色文化润乡韵
为深挖镇罗营镇红色底蕴,团队成员走进镇罗营镇革命历史纪念馆,沉浸式学习当地革命历史,并精心拍摄制作了微党课《走进镇罗营》。
这部微党课以生动的史料讲述、鲜活的历史场景再现,串联起镇罗营镇的红色记忆,通过微信视频号等平台传播后,浏览量很快突破3000人次,被镇属机关转发学习。实践团队成员郝一鸣感慨:“新时代青年要当好红色文化的传承者,让革命精神在乡村振兴中焕发新活力。”一堂微党课,不仅让红色故事“活”起来,更让革命薪火在潜移默化中代代相传,为乡村振兴注入深沉而持久的精神动力。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学习红色文化
▲图为团队成员拍摄微党课
影绘镇罗营风情 创传乡土新声韵
团队精心打造两部宣传片,聚焦镇罗营文化魅力。镇罗营镇宣传片串联山水风光、红色印记与乡村新貌,尽显小镇多元风情;镇歌《花开镇罗营》宣传片则将悠扬旋律与标志性场景相融,传递出小镇的生机与温情。
此外,团队拍摄创意短剧《桃小花历险记》,自然植入平谷大桃与山营里姐妹手工坊针织品,获“山水镇罗营”官方转发,以青年视角探索宣传新路径。
截至7月27日15时,乡途致远队于微信视频号共发布13条视频,总浏览达13014人次,总点赞量达568次,最高视频浏览量达3491人次;截至7月27日15时,团队于“乡途致远”微信公众号共发布9篇原创推文,其中3篇被官号“青春平谷”、“山水镇罗营”转发。
▲图为团队拍摄创意短剧
▲图为实践团与见子庄村村委合照
18天的实践时光转瞬即逝,从座谈会上的思想碰撞到直播间里的热情推介,从红色场馆的历史探寻到宣传作品的创意打磨,“乡途致远”实践团的每一位成员都在这片土地上收获了成长与感动。此次实践是北林学子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团队通过多样化的实践项目,为见子庄村的产业发展与文化传播注入了青春活力,也为科技赋能、文化助力乡村振兴贡献了青年智慧与力量。
作者: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乡途致远”实践团
责任编辑:kj015
2025年7月11日至7月28日,北京林业大学“乡途致远”实践团赴北京市平谷区镇罗营镇见子庄村,开展为期18天的暑期社会实践座谈共话振兴...
8月6日晚间,中国半导体清洗设备与电镀设备龙头企业盛美上海(688082.SH)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在全球半导体行业复苏的浪潮中,这份优异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