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万名大学生进千站”的实践号角响彻乡野,7月2日,南昌职业大学微光筑乡队整装出发,抵达于都县段屋乡上塘村。结合村里实际需求,队员们精准规划服务内容——深入田间帮农户割鱼草、搭建“童心驿站”做心理辅导、上门走访关爱空巢老人,用多元行动践行青年志愿服务使命。
帮农割鱼草,助力田间生产
上塘村农户多养殖稻田鱼,夏季鱼草需求量大,部分农户因劳动力不足面临收割难题。队员们提前与村委会对接,了解农户需求后,携带镰刀、竹筐等工具,前往村边河滩与稻田埂开展割鱼草行动。清晨的露水沾湿裤脚,队员们弯腰穿梭在草丛中,按照农户指导挑选鲜嫩无杂质的鱼草,一手固定草茎,一手挥动镰刀匀速收割。遇到长势密集的区域,队员们相互配合,一人收割、一人整理,将割好的鱼草整齐码进竹筐。正午阳光渐烈,汗水浸透队服,队员们仍坚持帮3户农户完成近15筐鱼草收割,并协助将鱼草运至鱼塘投喂。看着鱼儿争相抢食的场景,队员们深刻体会到农耕劳作的辛苦,也在助力农户生产的过程中,让青春力量扎根田间地头。
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守护童心成长
上塘村多数留守儿童因父母长期在外务工,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关怀缺失。队员们在村党群服务中心开设“童心驿站”,通过绘画、沙盘游戏等趣味形式开展心理健康辅导。活动中,队员们先引导孩子们用彩笔描绘“我的家”,从画作内容观察孩子的心理状态;随后组织沙盘游戏,让孩子们自由摆放沙具,通过沙具组合解读孩子的内心需求。对性格内向、情绪低落的孩子,队员们一对一陪伴,用拼图、讲故事等方式建立信任,耐心引导他们表达内心想法。此外,队员们还制作“心理健康小贴士”手册,发放给孩子与监护人,普及情绪调节方法与亲子沟通技巧。整个辅导过程轻松愉悦,孩子们逐渐敞开心扉,脸上露出灿烂笑容,心理关怀的种子也在潜移默化中生根发芽。
关爱空巢老人,温情温暖乡野
队员们通过村委会筛选出8户空巢老人家庭,提前准备米、油、水果等慰问物资,逐一上门走访。在独居的张奶奶家,队员们先陪老人坐在院子里聊天,倾听老人讲述生活日常与过往经历;随后分工协作,有的擦拭门窗、整理房间,有的清洗衣物、晾晒被褥,有的帮老人检查家中电路安全,将松动的插座、老化的灯泡及时更换。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队员们还主动承担起采购任务,记录老人需要的药品与生活用品,后续帮忙代购送达。临别时,队员们留下手写的联系卡片,告知老人有需求可随时联系。夕阳下,老人挥手送别队员的身影,成为乡村中最温情的画面,也让“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在志愿行动中得以传承。
此次上塘村实践,南昌职业大学微光筑乡队以实际行动践行 “万名大学生进千站” 宗旨。队员们表示,未来将继续关注乡村民生需求,优化服务内容,让 “微光” 持续汇聚,为乡村发展注入青春动能,在基层服务中书写更精彩的青春答卷。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