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学人工智能法学院“智驭未来”团队推出“自动驾驶合规与伦理认证服务项目”,旨在为中小型自动驾驶车企提供全流程数据合规解决方案及算法伦理认证服务,助力企业应对技术落地中的法律与伦理挑战,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该项目依托学院在人工智能法学领域的学科优势与科研资源,通过“技术+法律”双轮驱动模式,已与多家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形成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
一、全流程数据合规管理,破解车企运营痛点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合规已成为车企进入市场的“必修课”。西南政法大学人工智能法学院团队通过整合开源数据库与自主研发的专业工具,构建了覆盖数据收集、存储、传输、使用全生命周期的合规管理体系。项目特别针对用户隐私信息、车路协同信息等敏感数据,制定了符合《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的分级分类标准,包括特征脱敏、时间脱敏等技术方案,并建立数据存储期限控制机制,确保企业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严守法律红线。
图1 APP程序直达页面
“我们的合规方案不仅满足国内法规要求,还对标欧盟《AI法案》等国际标准,帮助企业提前布局全球化市场。”项目负责人高心怡介绍,团队已与多家车企合作开展数据合规试点,通过风险评估、漏洞检测等手段,显著降低了数据泄露风险,相关案例数据显示企业合规成本平均下降23%。
图2 实地宣传合规
二、法学与技术深度融合,首创伦理认证体系
针对自动驾驶算法决策中的伦理争议,学院依托法学、伦理学与人工智能交叉学科优势,构建了“自动驾驶伦理听证平台”:优先遵守交通法规、最小化生命损失、保留紧急避险例外。该模型既吸收了MIT“道德机器”实验的公众共识数据,又结合中国法律文化特点,设计了包含法学专家、伦理学者、普通市民的多维度评审机制。
图3 团队技术力量雄厚
三、校企协同创新,构建行业发展新范式
项目自启动以来,已与焞创科技等企业达成战略合作,聚焦自动驾驶数据合规、伦理算法优化等前沿课题。通过引入焞创科技的技术措施并结合本团队的技术支持,实现了合规审查的智能化升级,合规成功率提升至55%。
图4 战略合作意向
“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不仅是技术革命,更是社会治理模式的重构。”“智驭未来”团队负责人高心怡表示,学院将持续推动“技术-法律-伦理”协同创新,通过标准制定、人才培养等多维举措,为中国自动驾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关于西南政法大学人工智能法学院
西南政法大学人工智能法学院是全国首个设立人工智能法学二级学科的学院,拥有“智能司法研究重庆市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多个科研平台。学院以“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为理念,在数据法、算法规制、智能司法等领域形成鲜明特色,其团队参与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工智能法(学者建议稿)》为行业立法提供了重要参考。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