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艺术盛典在首创朗园璀璨启幕,活动主办方罗梦媛汇集全国各地优秀的民乐演奏团队,以经典曲目惊艳亮相,用丝竹之音奏响东方神韵,为这场国际光影盛宴注入深厚的文化底蕴。
一曲《印象东方》,以古筝的灵动音色勾勒出华夏山河的壮阔画卷。弦音流转间,既有水墨丹青的淡雅意境,又融汇现代音乐的恢弘气韵,展现东方美学的深邃与包容,让世界听见中国文化的当代回响。
千年经典《渔舟唱晚》,在优秀古筝演奏家的演绎下焕发新生。指尖拨动间,夕阳映波、渔歌互答的江南水乡跃然眼前,筝音如涟漪荡漾,传递着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哲学智慧与诗意栖居的生活美学。
改编自热门影视金曲的《如愿》,以古筝的深情诠释家国情怀。旋律如诉如慕,既有对先辈的致敬,亦蕴含对未来的期许,展现民乐与时代共鸣的无限可能,令现场观众动容。
创新曲目《就是哪吒》以激昂的节奏打破传统边界,古筝与电子音乐的碰撞,演绎出少年英雄的桀骜与热血。这首作品不仅是民乐的突破,更象征着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自信表达。
赵珈仪的独奏精品《琴梦别》,以细腻的指法勾勒出一场跨越千年的梦境。音色空灵悠远,似诉离愁,又似寄望重逢,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琴心剑魄”凝练为一段触动人心的音乐叙事。
改编自闽南童谣的《月亮月光光》,在青年古筝演奏家王玗航的演绎下,古筝化作月光流淌的载体。曲调纯净而温暖,既保留民间歌谣的质朴,又赋予其现代音乐的精致层次,让传统童谣在国际舞台焕发新光彩。
**【艺术使命:让世界听见中国声音】**
“我们不是一次演出,而是一颗弘扬民乐的热忱之心和一种深刻心底的传承使命。”罗梦媛表示,北京国际电影节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文化盛事之一,为民乐提供了与世界对话的绝佳平台。她希望未来能带领更多优秀艺术家走向国际,让民乐成为传递东方美学与当代价值观的文化桥梁。
本次演出不仅是一次音乐盛宴,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创新表达的典范。优秀演奏家们以筝为媒,让世界看见民乐的多元魅力,也为北京国际电影节“新质光影·美美与共”的主题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