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9日,齐河国韵古筝培训学校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学术交流活动。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国韵筝乐团演奏人才优化研究”项目负责人汪莹教授莅临齐河国韵古筝培训学校,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学。
齐河国韵古筝培训学校自2014年建校以来成果丰硕,累计教授儿童与成人学生千余人,组织送文化进社区、进校园等公益演出数百场 ,学生多次登上中国教育电视台少儿春晚、山东电视台少儿春晚等舞台,中、高考艺考学生成绩优异,均考入理想学府,在当地积累了优秀口碑。而山东师范大学作为教育领域的知名学府,在艺术人才培养与学术研究方面成果显著。此次两校强强联合开展“国韵筝乐团演奏人才优化研究”项目,旨在提升乐团整体艺术水平,推动古筝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讲学中,汪莹教授凭借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深入讲解了国韵筝乐团演奏人才优化研究项目的核心内容。在演奏技巧与艺术表现研究方面,她详细剖析了古筝演奏中的基本功训练要点,分享了如何通过精妙的演奏技巧来表达细腻音乐情感的方法,还对不同风格作品的演奏特点进行了深度解读,同时,汪莹教授着重强调了提升乐团演奏人才协作能力的重要性,包括在演奏中实现音色融合、节奏统一以及情感表达的一致性,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团队协作在古筝乐团演奏中的关键作用。
对于筝乐团中的人才角色与作用,汪莹教授也进行了全面阐述。她深入讲解了筝乐团中不同声部的配置对整体音响效果产生的影响,分析了领奏、独奏人才在筝乐团中的引领作用,探讨了其艺术风格对乐团的影响,此外,她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升自身的组织协调能力,通过团队合作来提升演奏质量,使乐团的演奏更加完美。
此次讲学活动中,参与“国韵筝乐团演奏人才优化研究”项目的学生也备受关注。一声部的姜宇轩、刘新奇、侯美琪、袁艺凝、段棋嵘,二声部的梁善思、肖姝彤、胡云晰、赵珉杰、高俪航,三声部的孙凤至、张筱涵、左娅楠、王美熙,这些学生将在此项目负责人的培养下,不断提升自己的演奏水平,为古筝艺术的传承贡献力量。
项目另一负责人齐河国韵古筝培训学校许国新校长在总结中表示:“汪莹教授的讲学为我们带来了前沿的学术视角,与我校‘以演促学’的实践体系形成互补。未来,我们将依托项目搭建专场音乐会、文化交流等平台,让学员在实战中检验学习成果,真正实现‘弹好琴、懂文化、会表达’的综合素养提升。”
此次讲学活动不仅是一次学术交流,更是高校与艺术机构协同育人的创新实践。随着项目持续推进,双方将以古筝为纽带,培养兼具专业技艺与文化担当的新时代演奏人才,为推动古筝艺术的传承与创新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