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0日,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翟光耀教授牵头举办的首届北京城市副中心房颤介入创新技术研讨会暨PFA技术规范化培训班第一期成功落下帷幕。此次活动汇聚了众多心血管领域业内人士,围绕房颤介入创新技术,尤其是脉冲电场消融技术展开深入研讨与交流,对推动相关技术在临床的规范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伊始,作为东道主的翟光耀教授率先开场致辞,为会议拉开了专业且热烈的序幕。翟光耀教授表示房颤作为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严重威胁着广大患者的生命健康与生活质量。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脉冲电场消融技术为房颤治疗带来了全新的希望与突破。此次研讨会和培训班的举办,旨在搭建一个高水平、专业化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心血管领域同仁们对房颤介入创新技术的深入探讨与实践经验分享,推动房颤脉冲电场消融技术的规范化应用与普及,从而为更多房颤患者提供更优质、更精准的医疗服务。
随后进入备受瞩目的 PFA 手术演示环节,第一场手术演示由张建春教授领衔的团队进行,她们凭借精湛的医术,为在场观摩人员完整展示了脉冲电场消融手术的操作流程。手术过程中,张建春教授不仅展现出了高超的实操技巧,还对关键步骤进行了详细解说,让参会者直观感受到了 PFA 技术在房颤治疗中的应用要点。
紧接着,在经验分享与讨论阶段,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的高鹏教授结合两个精彩的病例,分享了潞河医院在 PFA 手术方面积累的宝贵经验。
随后,围绕 PFA 手术流程优化、纯二维下手术要点、PFA 患者选择标准与其他消融区别这三个话题,来自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医院的张金萍教授、来自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郭安君教授、来自龙口市人民医院的尹令敏教授、来自临汾市尧都区人民医院的成红丽教授和来自武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的贺玉萍教授等专家各抒己见,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专家们结合自身丰富的临床经验,深入剖析技术细节,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观点与建议,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第一场讨论结束后,高鹏教授带领团队再次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手术示范。高鹏教授在手术中精准操作,针对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进行了实时讲解,进一步加深了参会人员对 PFA 手术的理解与掌握。
第二次手术演示结束后,在场的专家们展开了进一步讨论,聚焦 PFA 手术优化麻醉配合、减少并发症、PVI + 手术技巧等关键话题。来自北京医院的种甲教授、来自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的金菲菲教授、来自淮滨县人民医院的王辉教授、来自重庆市奉节县人民医院的曹其栋教授、来自民航总医院的王威仪教授和来自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的白旭鹏教授等专家踊跃发言,分享各自在临床实践中的心得体会,为提升 PFA 手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建言献策。
会议尾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的郭雪原教授进行总结致辞。郭雪原教授对本次研讨会和培训班的成功举办给予高度赞誉,他感慨道,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学术交流的盛会,更是一次心血管领域同仁携手共进、推动技术发展的重要实践。通过全天紧张而充实的手术演示、经验分享与深入讨论,大家对房颤脉冲电场消融技术有了更为全面、深入的认识,在技术规范、操作要点、临床应用等多方面均收获颇丰,期待未来能继续举办更多类似的学术活动,不断汇聚行业智慧,持续探索房颤介入创新技术的发展新方向,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事业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此次研讨会和培训班的成功举办,意义非凡。一方面,为心血管领域的专业人士搭建了一个高端、专业的学术交流平台,极大地促进了行业内的知识共享与经验借鉴,有助于整体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通过对房颤脉冲电场消融技术的规范化培训,为这一创新技术在临床的安全、有效应用筑牢了根基,为更多房颤患者带来康复的希望。未来,翟光耀教授表示将持续举办类似的学术活动与培训班,密切关注房颤介入创新技术的发展动态,全力推动该领域的技术进步与临床实践的规范化,为守护广大患者的心血管健康贡献更多力量。
专家简介
翟光耀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心脏中心主任、心内科主任、导管室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23年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人才引进;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八年制临床医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访问学者,欧洲心脏病学会会员(ESC Fellow),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青委,中华中医药学会介入心脏病学分会委员、中国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学会转化医学分会常委,北京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老年医学专委会委员,北京市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委兼秘书长,北京市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高血压分会常委,国家卫健委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冠心病介入)导师,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病学系系务委员,冠脉复杂钙化病变俱乐部(4C)发起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北京市科委科技项目评审专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课题2项,市局级课题2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入选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北京市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北京市医管中心青苗计划等,作为组长单位或分中心主要研究者参与数十项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个人每年冠脉介入治疗2000余例,所在团队每年冠脉介入治疗近7000例,在北京地区成为单院区手术量仅次于安贞、阜外的大型冠脉介入诊治中心;擅长冠脉复杂钙化病变的介入治疗,在国内率先应用准分子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桥血管病变、高血栓负荷病变、复杂钙化病变、支架膨胀不良、支架内再狭窄等冠脉复杂病变,技术经验及手术例数国内外领先,并在EuroPCR 2024提出原位大血管病变介入无植入的“潞河方案”。
高鹏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心脏中心主诊医师,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北京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青年工作组委员,北京市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委员,北京市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双心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朝阳区医学会鉴定专家库成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协会会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心律失常心房颤动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年完成冠脉介入治疗1000余例,擅长在腔内影像学指导下治疗冠状动脉复杂病变,如左主干病变、分叉病变、钙化病变、CTO病变等。熟练掌握冠状动脉旋磨术、准分子激光、震波球囊等预处理技术。擅长pVAD辅助下处理CHIP病变。累计完成心房颤动冷冻球囊消融术400余例,为美敦力冷冻球囊消融全球认证术者;累计完成心房颤动PFA手术50余例;熟练掌握“零射线”射频消融技术治疗各种心律失常。独立完成经导管去肾交感神经术(RDN)10余例。作为主要负责人,参与“评价冠脉棘突球囊扩张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等多项临床研究,参与国自然课题2项;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1篇。
张建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心内科电生理专业负责人,副主任医师,现任中西医结合学会房颤委员会委员;2003年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获硕士学位。2003年8月23日至今一直在潞河医院心内科工作,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熟练掌握心内科常见疾病冠心病 、高脂血症 、高血压 心力衰竭、心肌病的诊疗工作,尤其在心律失常的诊疗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目前主要从事各种心律失常的诊疗工作,每年完成各种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术200余例,完成起搏器植入手术百余例,熟练掌握各种快速心律失常、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及介入治疗,尤其擅长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治疗及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起搏治疗。 参研的科研项目:1:评价植入式心脏收缩力调节系统治疗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前瞻性、多中心、单组目标值临床试验;2:评价冷冻消融系统用于房颤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瞻性、多中心、单组目标值研究3:评价心脏脉冲电场消融导管及心脏脉冲电场消融仪用于房颤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瞻性、多中心、单组目标值研究 。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