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家在香港上市且为数不多的专业眼科医疗服务提供商的清晰医疗(01406.HK),在2025年1月6日、2月7日、4月15日多次宣布停牌,引发市场对其财务状况和公司治理的高度关注。
截至最新日期,公司仍未复盘及未公告其最后停牌的事由,而公司停牌日前收盘的股价已较其2022年2月每股发行价1.60港元暴跌了78%,总市值随之缩水至1.88亿港元,低于其上市募集资金的2.18亿港元。
4月25日,有媒体收到涉及清晰医疗停牌内幕的匿名邮件,邮件指出,正是公司去年9月上任的新管理层,在上任后发现了公司旧管理团队在IPO过程中的系统性造假行为,并报告给港交所和香港证监会,引发了此次的停牌。经与公司管理层联系,公司管理层不否认该匿名邮件及所附资料的真实性。以下将以匿名邮件资料及补充内容为依据整理事件的脉络,试图帮助还原清晰医疗的停牌“部分”真相。
一、 “明星IPO”的崩塌
2022年2月,清晰医疗以1.60港元的发行价募资2.18亿港元,成为当年港股医疗板块的 “明星IPO”之一。
在招股书中,公司着重强调两位创始医生自2017财年起仅领取每月20万港元的固定薪酬,而两位创始医生的这一举措则为公司在2019-2021财年分别创造了1561万、1360万、1379万港元的“额外”净利润,占当期利润的52%-104%。
根据匿名邮件资料所列的资料或可初步证实,两位创始医生实际领取的是与业绩挂钩的浮动薪酬。向监管机构的报告说明,新管理层自上任启动内控审查后发现,2019财年其中一位创始医生的实际薪酬达到1261万港元(与香港多数知名医生正常的年度收入相吻合),远超招股书注明的固定薪酬240万港元,而差额部分由公司届时的大股东、执行董事、同为创始医生的谢伟业,通过其控制公司以向清晰医疗借款为由向另外两名创始医生逐月发放,而这一操作带来的直接后果则是“额外”增加公司IPO前的报表利润。
2022年IPO后,两位创始医生迅速终止固定薪酬合同并支付违约金,其后清晰医疗的利润表现则应声暴跌——2023财年净利润骤降至-319万港元(2022财年公司归母净利润1349万港元),2024财年中期亏损扩大至4200万港元。
值得一提的是,清晰医疗IPO前的股息分配操作。据公开资料,2019-2021年,公司累计发放1.48亿港元股息,占同期总利润的140%。匿名邮件资料中的提交监管机构的报告显示,除了创始医生谢伟业外的所有股东均放弃收取股息,转而将资金汇入谢所控制的Ultimate Bliss Limited等实体,用于抵扣历史借款。
二、一个关键人物的浮出水面
根据匿名邮件资料,一个关键人物被扯出水面——莫赞生(英文名为:MOK TSAN SAN 或 Jason Mok),他被指出是清晰医疗IPO期间“非法IPO资金”的中介人。他不仅为谢伟业安排了签署由其个人担保(部分未被披露)的过桥资金,其后还牵线本地富豪家族的郑某入局,让其为谢伟业提供了补充资料所指“非法IPO资金之替换资金”以掩盖漏洞。
据匿名邮件资料,2024年11-12月,莫赞生多次与新股东上任后留任的联席CEO会面,并在多个场合公开直言要让新管理层“永远离开香港”,让新股东“贱价卖出”。而据举报人邮件指出,莫赞生隐藏在背后指使并提供详细策划,比如通过监管投诉、舆论施压等不同“逼宫”方案等,当中包括试图在2024年12月30日的董事会上,通过独立董事郑宇凌出面,强行剥夺的两位执行董事,即CEO与联席CEO的投票权并暂停两人的工作,这个闹剧在1月8日的董事会上以废除前次决议而收场。
细数其履历更令人触目惊心:2014-2017年担任08272.HK执行董事期间,公司股价暴跌 98.56%并最终退市;2014-2021年任08089.HK执行董事时,股价先暴涨 800% 后暴跌 97.73%,同样以退市收场。据港媒曾公开报道其“大老千集团骨干董事”身份,且其因2018年在大陆涉嫌敲诈勒索被警方通缉,后弃保潜逃至香港。另据网络公开资料,莫曾在香港被“贴街追招债”。
4月22日,据亨泰(00197.HK)发布的最新公告指出,该公司接获公司执行董事莫赞生通知,香港高等法院已于2025年4月15日向莫先生发出破产令,并裁定其破产。
三、旧势力盘桓不去为哪般
公司的旧管理团队,包括持股14.8%(其中65%持有股份已公告质押给同为公司重要个人股东郑某)的谢伟业,其个人破产程序与股权质押状态,常引发市场疑虑和恐慌。
2024年9月,随着新大股东的介入,清晰医疗迎来管理层一次“换血”机会:蒋波先生出任行政总裁,原CEO许勇先生退任联席行政总裁,非执行董事伍俊达、独董马伟雄辞职。
但新的管理团队,还未来得及实施新的发展战略、开展业务,突发事件就层出不穷。
据公开资料,2024年12月30日,董事会突然收到匿名指控信,矛头直指行政总裁与联席行政总裁,称其“擅自替换银行签署人”、“签订关联交易协议”、“误导监管回函”等多个指控。尽管以上指控内容未获证实,但董事会仍决议成立特别调查委员会。
2025年3月,谢伟业又试图起诉董事会中的五位董事,除了新管理层以外,还包括董事局主席胡定旭、股东之一药明康德的委派董事等人。
此次邮件亦有指出,背后的根本原因是旧势力担心新的管理层将旧管理团队精心编织的IPO财报揭露,为保护他们的成果,势必要将新的大股东和新管理团队赶走。
按照现有管理层认可的说法,其已实名发送给相关机构和公司董事会及重要股东的相关资料和证据,不仅包含2017年管理层讨论“将医生薪酬定为20万还是30万以操纵利润”的内部邮件,还有股东放弃股息的法律文件等,这些证据链直指IPO期间的系统性造假的可能性。根据香港《证券及期货条例》第XIVA 部,上市公司若存在“可能影响股价的重大未披露信息”,联交所有权要求其停牌。
截至发稿,清晰医疗虽仍未披露停牌涉及的“内幕消息”,但是,监管机构或已悄然展开行动。一般而言,香港证监会确认收到相关实名举报材料后会展开调查,联交所或同时将启动对公司过往财报的专项审查。对于投资者而言,这场资本迷局不仅是一家公司的信任危机,更是对港股市场IPO审核、公司治理监管及“三公”原则的一次考验。
近年来,香港资本市场历经数年风雨动荡,今年虽然出现了明显的回升迹象,似乎重燃了一丝希望。然而,若造假上市之风一日不除,靠掩盖真相、操纵利益从中牟利的旧势力一日不被彻底清除,市场的基本面便难以真正稳固。香港资本市场的未来真正应属于那些以产业为本、以长期价值为目标的新生代企业家与投资人。只有让真正懂产业、重实业、讲透明的新一代管理者与参与者站到舞台中央,香港资本市场才有希望摆脱沉疴,重拾全球资本的信任与尊重。清除腐朽,扶持新生,这是唯一的出路。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