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7日至18日,中国人民大学名师、“青春阅读荣县行”社会实践团成员、第27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来到吴玉章老校长故乡荣县,在荣县玉章高级中学校开展为期两天的“都来读书”系列活动。活动涵盖思政共建、青年交流、经典共读、文化浸润四大板块,累计覆盖学生2000余人次。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栾轶玫教授、文学院吴真教授、社会学院祝玉红教授、化学与生命资源学院王弋副教授、历史学院谢能宗讲师等人大名师主讲“都来读书”公开课。
经典共读:点燃知识火炬
4月18日上午,近130名玉章学子来到县委党校,由5位人大名师领读,与玉章学子共读经典。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栾轶玫教授以经典书籍《乌合之众》为切入点,开展了一场主题为“智媒时代的媒介化生存与媒介素养提升”的讲座,从多个维度介绍了媒介化生存的现状,引领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深入思考提升自身媒介素养的方法。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吴真教授,带领同学们走进了《红楼梦》中的戏梦人生。吴真教授以《红楼梦》中的33个梦境和30出剧目为线索,指出梦与现实、戏与现实是贯穿《红楼梦》全书的二元对立命题。在她的讲解下,同学们仿佛置身于大观园中,一步步感悟着《红楼梦》的魅力。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祝玉红教授为同学领读了《被讨厌的勇气》。她从学习生活中遭遇的人际关系烦恼、负面情绪等实际事例入手,带领同学们探索表象之下的成因、了解自我应对的方式。她带领同学们走进阿德勒的自我心理学,分享了关于如何自我接纳、如何调整认知、如何完成课题分离的人生智慧。
中国人民大学化学与生命资源学院化学系主任王弋副教授以《“人造原子”量子点》为主题,带领大家共读《化学之书》。他从原子轨道等高中知识引入,生动讲解了微观世界中量子点的概念及其性质、应用,深化了同学们对化学交叉学科的理解。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谢能宗老师带领同学们共读《史记》,他用17件商周青铜器的铭文,为同学们解读了晚商王朝的情况和西周初年两次伐商的历史,提示同学们注意铜器铭文中与《史记》记载的异同,培养了同学们史料实证的历史素养。
授课结束后,人大师生和玉章学子一同参观了吴玉章生平陈列展,在泛黄的照片、珍贵的手稿和历史文物前,大家静静聆听吴老“一辈子做好事”的感人事迹,在实景中深刻感悟这份精神传承的厚重与力量。
文化浸润:激发阅读热情
4月18日中午,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在校园内操场举办“都来读书”书香游园会活动。活动以趣味互动形式激发学生阅读热情,吸引了众多学子参与,游戏“你比我猜诗词版”通过肢体表演传递经典诗句,“丹青引玉·书籍探骊局”则引导学生结合关键词联想名著,寓教于乐,欢声笑语不断。活动现场,人大老师赠书附上的明信片里饱含着期许与祝福的留言让同学激动不已,某本《红楼梦》的扉页上人大学姐两年前写下的“莫失莫忘”与今日新添的“青春不朽”不期而遇……在书籍的流转中,在双向奔赴的对话里,这场书香游园会在孩子们心中悄然种下了一颗热爱阅读的种子。
思政共建:共谱育人新篇
活动期间,人大团委看望了正在荣县开展基础教育帮扶工作的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听取研究生支教团在玉章中学的支教工作情况,学校党委书记邱光平系统回顾玉章中学百年办学历史,并介绍了学校的办学情况与未来发展蓝图。座谈结束后,中国人民大学团委和学校党委班子成员共同为“中国人民大学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建基地”揭牌,为校地协同育人注入新动能。
青年交流:共促成长蜕变
活动期间,中国人民大学志愿者走进玉章课堂,围绕高中学习经验、大学学习与校园生活等话题,与玉章学子展开真诚交流。在专题分享环节,人大学子从“高效学习方法论”切入,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总结的学习技巧;针对“高中学习压力调节”,他们结合自身经历,给出实用的减压方法;谈到“我眼中的大学专业”,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不同专业的独特魅力;说起“中国人民大学校园活动”,更是勾起了同学们对大学生活的无限憧憬。互动过程中,一句句贴心的解答、一声声温暖的鼓励,不仅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更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努力奋进的种子,激励着他们向着梦想勇敢前行。
书页翻动,卷起跨越山海的智慧长风;思想碰撞,点亮照亮前路的知识星火。从人大名师领读经典,到学长学姐倾囊相授的成长经验,从吴玉章生平陈列展到书香游园会,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与玉章高级中学校不断深化校地合作内涵,用实际行动响应吴玉章老先生“东风得势,时代更新;趁此机,奋勇前进”的号召,激励着每一位玉章学子在知识的海洋中乘风破浪,向着美好的未来奋勇前进!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