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2日,以“投资布局 共赢未来”为主题的2024投资未来机会大会在上海成功召开。此次大会汇聚了超过500名全球数字经济与产业投资领域的企业家,围绕投资机遇、国际合作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同时也为科创企业赋能、助力其战略转型提供了交流平台。
大会由海外投资平台精心策划,世界自由贸易区联合会和上海市信息服务外包发展中心主办,上海浦东新区管理咨询行业协会、长城投资商学院联合主办,并得到上海市外国投资促进中心(市对外投促中心)、各省市自治区和中央各部驻沪办事处经济合作协会、上海现代社会团体秘书长工作促进中心的大力支持。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大会由人工智能技术打造的元宇宙数字人瑞博主持,尽显科技魅力。
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协原副主席、上海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周汉民在致辞中强调,大力发展丝路电商和消费市场,需强化数字技术设施建设,加速数字技术在消费领域的应用,同时注重国际化视野数字化人才的培养。如此,消费市场插上数字翅膀,方能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建设丝路电商合作示范区的重任也将稳步推进。这对于科创企业营销及转型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为其在相关领域的探索提供了方向。
全国侨联常委、上海侨联副主席程东指出,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下,企业面临诸多挑战,企业家们更应加强交流合作,携手应对困难。本次大会为大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有助于共同探讨发展机遇、分享成功经验。这对于科创企业而言,在战略转型过程中,通过交流合作获取资源、开拓思路至关重要。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阿里·穆罕默迪先生表示,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最新签署的25年全面合作规划框架下,伊中关系和各项合作将迈入新时代。伊朗拥有巨大的数字产业市场潜力,希望中伊两国企业加强在投资、新能源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这为寻求全球布局的科创企业,尤其是在相关领域深耕的企业,提供了新的市场机遇和合作方向。
世界自由贸易区联合会总干事郑晓军称,该联合会将借助全球自由贸易区的平台资源,为出海投资和贸易的企业提供全力支持。这无疑为科创企业出海,特别是在进行全球战略布局时,提供了有力的平台保障。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商业行业委员会秘书长姚歆提到,上海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为外资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和服务。本次大会的举办将吸引更多外资企业扎根上海和长三角,服务全球。这对于科创企业而言,意味着能在本地获取更多国际化资源,助力自身的战略转型与全球市场布局。
上海市虹桥中央商务区管委会投资促进处陈祎春调研员对大家关心的《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关于全力推进“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的三年行动方案》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读,为企业在相关区域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引,对科创企业在电商领域的战略布局和营销拓展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随后,多米尼加共和国驻上海总领馆副领事Dhara Vargas,匈牙利驻上海总领事馆商务领事Levente Gonczo以及马来西亚驻上海总领事馆投资副领事Mohd Rezauddin Bin Hamzah对各自国家的投资环境和商业机遇进行了分享,为中国企业,包括科创企业出海这些国家指明了方向,助力其在全球市场进行更精准的战略布局。
会上,“一带一路”信息产业发展联盟副秘书长郑传军,俄罗斯UGL集团人力资源总监Anna Belova女士和巴基斯坦Lasiro科技公司代表Ayesha Khan女士上台签约,成立了俄罗斯商务中心和巴基斯坦商务中心,巴基斯坦和俄罗斯企业家代表以及与会嘉宾们共同见证了国别商务中心的成立。这一举措为科创企业在相关国家开展业务、实现战略转型提供了本地化的支撑平台。
主题演讲环节,飞马加速创始人陈彪(Peter)带来了题为《产业出海 战略破卷》的演讲,分享了各行各业利用长城出海平台取得成功的案例。陈彪(Peter)指出,“第一次出海机会是中国制造业在成本和效益上形成竞争力,通过供应链优势将商品出口到全球市场。第二次出海机会是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全球化浪潮兴起,从游戏到社交媒体,各种移动互联网应用席卷全球。第三次出海机会就在眼前。有前两次浪潮做铺垫,中国制造在新兴供应链和高科技制造上形成了独特的优势。同时,我们对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电商的理解也遥遥领先于我们的海外同行。价格低、品质好、设计理念新颖、营销体系成熟且人才辈出,我们可以向海外输出我们独特的价值,打破原有的生态,迎来新的局面,一如当年日本企业用‘精益制造’的世界级管理经验整合本地元素,成就世界品牌。”长城出海作为长城投资商学院旗下出海服务平台,与“飞马加速”紧密结合,致力于为科创企业赋能,助力其实现战略转型与全球市场布局。香港长城投资商学院成立于2009年,致力于打造大湾区投融资圈生态闭环体系。院长陈玮,深圳市创业投资公会会长、东方富海董事长。陈彪(Peter)担任长城投资商学院执行院长,深创投倪泽望、达晨董事长刘昼等知名投资人均为创业导师。
会上,海外投资平台分别与英得杰集团、新丝路外服、镭砾AI和长城出海签订战略协议共同助推企业出海。同时,大会举行了长城出海上海中心授牌仪式。这些合作与举措,将进一步整合资源,为科创企业提供更全面的服务,助力其在全球市场实现战略转型与业务拓展。
深圳市投资商会副秘书长郑伟鸿推介了商会的出海活动,为企业出海提供了更多渠道和资源。
大会最后一个环节是题为《产业出海 战略破卷》的圆桌对话,安达富资本特许金融分析师周淳哲主持,对话邀请了匡时资本创始合伙人张剑、宸睿资本董事总经理傅颖娜、贝盈产投合伙人张翼、长城商学院执行院长陈彪(Peter)、彼岸出海客户总监程倩和中因律所联合创始人、执行主任解冰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了当今出海的机遇和挑战,并对未来可能的出海热点进行了预测和分析。大会在出海新丝路启动仪式的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
环球国际网对话飞马加速创始人陈彪Peter
Q:中国企业出海最重要的地方?
A:目前来看,还是东南亚,东南亚是中国企业入关的基地。有些中国企业往外走,一上来就去巴西或墨西哥,比较有挑战。如果先在东南亚做到头部,积蓄了比较强的实力,再去其他市场会更容易。这一策略对于科创企业同样适用,在东南亚市场积累经验、提升实力,有助于后续在全球市场的战略布局与转型发展。
Q:出海东南亚国家先后顺序?
A:可以先从东南亚最大的市场印尼做起,接下来是人口数量占据东南亚第二的菲律宾,再往后是马来西亚、泰国、越南、新加坡。中国企业出海最终目标还是全球市场,我们一定可以走出东南亚,走出亚洲,走向世界。这为科创企业制定出海东南亚的战略顺序提供了参考,有利于其逐步拓展全球市场。
Q:给出海企业几句新年寄语?
A:中国企业出海,机会如海阔天空,但也有遭遇险峰恶浪的可能。出海就要经风雨,所以要不惧风浪,也一定要做好充分的了解和准备,有勇还要有谋,谋定而后动,并在波动中灵活调整,但凡决策一定是胸有成竹。对于科创企业而言,在出海战略转型过程中,面临诸多不确定性,更需遵循这一原则,稳健前行。
Q:中国企业出海轨迹?
A:在中国企业出海模式在不断进化升级,从加工贸易到资本出海、技术出海、品牌出海、服务出海,从廉价产品出海到品质出海、高附加值产品和智能化产品出海,从供应链优势的出海到创新科技集群的出海,从硬件出海到网络游戏、社交软件、直播APP等服务出海,从发达市场出海到“一带一路”等新兴市场国家出海,中国企业不拘泥于一城一地,志向远大,布局于全球市场。科创企业正处于这一不断进化升级的浪潮中,通过借鉴过往企业的出海轨迹,结合自身特点,能够更好地实现战略转型与全球布局,借助“飞马加速”实现快速发展,通过创新的科创企业营销手段,在全球市场站稳脚跟。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