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部控制工程研究所与昔诺(陕西)数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署为期三年的产学研合作协议。此次合作旨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培育新质生产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创新动能。
西安交通大学控制工程研究所是我国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最早建立的教学与科研单位之一,也是我国第一批硕士、博士学位授权单位之一,同时建设有陕西群体智能协同控制与决策创新中心、西安交通大学渤海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等科研平台,在工业控制、机器人导航与定位、AI大模型、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领域占据领先地位。此次携手深耕数字经济领域的昔诺科技,双方将建立"学术-产业"双轮驱动机制。
双方将组建联合攻关团队,重点突破智能制造与新能源领域的关键技术,协同承担国家级科技项目。依托研究所的嵌入式系统、云计算等技术平台,结合企业的市场化转化能力,打造"实验室研发-中试孵化-产业应用"的全链条创新体系。
研究所将开放实验设备和文献资源,为企业提供定制化"四技服务";昔诺科技则将建立常态化实习基地,构建"课程实践-毕业设计-就业直通"的人才培养闭环。值得关注的是,协议特别约定双方将互派专家开展"双跨任职",实现人才资源的深度共享。
昔诺科技将设立专项转化基金,并联动政府资源构建成果推广网络。研究所将建立快速响应机制,为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提供即时技术支持。这种"资金+技术+市场"的三位一体合作模式,预计将缩短科技成果转化周期40%以上。
"此次合作不是简单的资源叠加,而是创新要素的系统重构。"西安交通大学控制工程研究所蔡远利教授在签约仪式上表示,"我们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把论文写在生产线上,让科研成果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昔诺科技董事范总透露,首批合作项目已进入筹备阶段,涉及工业数字孪生系统和智能控制算法优化两个方向。双方将联合进行研究攻关,联合申报各级政府的有关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等工作。据介绍,昔诺(陕西)数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型产业化公司,主业是在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方向开展研发与产业化应用,同时促进高校经济向地方的转移落地,并结合产业特点和领域定位,有组织有计划地为地方经济提供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科技服务,是一家提供区域和行业新质生产力全面解决方案的综合型科技型产业化集团公司。
据悉,该协议创新性地设置了动态调整机制,双方将每季度举行联席会议评估合作成效,及时优化合作路径。这种灵活务实的合作模式,为产学研深度融合提供了积极的实践样本。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