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碚区两江小学的教室里,总能看到一个身姿挺拔、眼神坚定的男孩——谢宇轩。作为武警军人的后代,他的父亲曾身着橄榄绿守卫一方平安,如今这份家国情怀的“接力棒”悄然传递到谢宇轩手中。他以笔为剑、以书为盾,在日常学习中践行着“知识报国”的信念,让革命理想在新时代少年的心中生根发芽。
军营故事润童心 父亲是他心中的“英雄榜样”
谢宇轩的父亲曾是一名武警军官,多次参与抢险救灾和重大任务,数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受到武警总部、总队、支队多项表彰。虽然父亲因工作调动褪下军装,但家中陈列的奖章、相册里挺拔的军装照,以及父亲口中“洪水中的逆行”“汶川抗震救灾”等故事,早已成为谢宇轩成长的精神养分。“爸爸说,军人的职责是守护,而学生的使命是奋斗。”谢宇轩将这句话工整地写在日记本扉页。每天清晨6点半准时起床晨读、主动帮助同学……父亲教导的“纪律性”和“责任感”,被他转化为日常点滴的行动。
课堂内外皆“战场” 他以勤学浇灌理想之花
在同学眼中,谢宇轩是名副其实的“学习标兵”。他的书桌抽屉里总放着一本《红星照耀中国》,课间常与同学分享书中的长征故事;数学课上,他专注攻克难题的身影被老师称为“像战士攻占高地”;在学校里负责卫生打扫时,仔细检查门窗和电灯,这份细致被班主任评价为“继承了军人家庭的严谨作风”。
“长大后,我要成为新时代的‘战士’!”
当被问及理想时,谢宇轩的回答掷地有声:“爸爸用身躯保家卫国,我要用知识建设祖国!我想当航天科学家,造出更强大的盾牌守护国家!”父亲欣慰地说:“军人保家卫国的方式不止一种。孩子把爱国情怀融入学习,就是最好的传承。一颗红色的种子,正在这片校园里蓬勃生长,终将成荫。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