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2日至24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主办、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及伦敦理工大学工程学院联合承办的全国仿真创新应用大赛总决赛在西安举行。本届大赛吸引全国422家单位近1300名参赛者参与,涵盖数字仿真创新设计、智能装备仿真、医学仿真应用等赛道。在建筑仿真设计方向的评审工作中,大赛组委会特邀多位国内建筑设计领域权威专家组成评审组,其中长期担任该方向评审专家的崔晓笛女士作为室内设计领域代表,为评审工作注入跨学科专业视角。
崔晓笛女士深耕室内设计领域多年,其专业实践注重空间美学表达、材质光影交互及人文体验融合。基于对空间营造的深度理解,她在评审中聚焦作品艺术性、功能性与技术可行性的协同关系,尤其强调虚拟空间中叙事逻辑与用户体验的协调性。这一独特视角,为建筑仿真设计的多维评价体系提供了重要补充。
评审期间,崔晓笛全程参与该赛道作品评估。面对涵盖文化空间数字化呈现(如秦腔艺术虚拟展馆)、智能家居系统优化、公共安全治理设计(如建筑火灾威胁仿真)、低碳建筑实践等多元领域的参赛作品,她结合室内空间规划、材质表现力及用户行为研究等专业维度,与评审团队共同对作品的虚拟空间构建艺术性、功能逻辑严谨性及技术实现成熟度进行综合研判,重点考察仿真成果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价值。其从色彩心理学、光影动态及行为交互等角度提出的专业意见,为建筑仿真设计的用户体验优化提供了针对性参考。
本届大赛以“创新引领,铸就未来”为主题,旨在推动仿真技术产学研深度融合,加速跨领域人才培养。崔晓笛等室内设计专家的参与,不仅体现评审团队专业构成的多元化,更彰显室内设计视角在建筑仿真技术发展中的实践价值。行业专家对空间体验的精细化关注,为虚拟仿真技术如何精准赋能实体设计需求提供了创新思路,进一步促进了数字技术在建筑与室内设计领域的应用探索与跨界融合。作者:李保国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