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斯)2019年3月,贵州贵阳,一套名为《勇创跆拳道》的教学体系在全国跆拳道教学界逐渐引发关注。这套由国家一级教练、跆拳道高级职称获得者万勇创编的教学法,标志着中国跆拳道教学领域一次兼具文化融合与技术创新的重要突破。
跆拳道教学瓶颈下的探索契机
近年,跆拳道在中国迅速普及,成为青少年体育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2019年前后,全国跆拳道教学也逐渐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共性问题:一是教学方法趋于僵化、照搬韩国体系,缺乏本土文化内涵,学生“学技不修德”现象较为突出;二是训练内容多集中于竞技得分技巧,忽略了技术与身体素质、心理素养之间的系统融合;三是实战与套路训练分离,导致不少学员“考段强、实战弱”,难以全面发展。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万勇结合自身十余年教学经验及中韩两地多次实地研修的深厚积淀,决心整合已有训练方法,打造一套更契合中国青少年身体特征与文化认知的教学体系。他将这套方法命名为《勇创跆拳道》,并于2019年正式编撰成册,陆续推广应用于跆拳道教学实践中。
中韩兼修,融汇中武之魂
《勇创跆拳道》的核心思想源自万勇本人长期在中韩两地的学习与交流。他早年作为中国跆拳道国家队运动员,多次赴韩国参加高水平讲师培训与品势研修,深入学习韩国跆拳道体系的动作标准与教学逻辑。与此同时,他始终未曾割舍中国传统武术的根源影响,尤其对中国武术中“形神兼备、刚柔并济”的理念深有体悟。
在教学法构建过程中,万勇大胆将中国武术技理与韩国跆拳道训练技术进行深度融合。在“礼仪训练”模块中,《勇创跆拳道》不仅保留了韩国跆拳道对尊师重道的礼节制度,还引入了中国传统武术中“拜师、守戒、传承”的文化精神,用中华典故和历史人物故事引导学员理解“武德”二字的真正内涵。万勇指出:“跆拳道不仅要练得好,更要‘行得正、立得端’。中国武术的精神补足了现代跆拳道教学中被忽视的品德教育。”
技术教学层面,《勇创跆拳道》则在踢法、步法、实战等训练环节进行创新设计。如前踢训练,教学法强调从脚底“扎根”,力量依次贯穿下肢肌群,体现中国武术“整劲发力”的思想;而横踢部分则在保持韩式动作标准的基础上,强化身体重心的沉稳与腰腹合力,提升动作的爆发力与稳定性。这种“韩标中魂”的融合路径,解决了以往跆拳道训练中动作速度快而力感不足的技术问题。
实践检验:教学成效与影响初显
值得注意的是,《勇创跆拳道》的理论体系并非“纸上谈兵”,其构建过程正是源于万勇数年教学积淀。在“勇之道”跆拳道训练中心的日常授课中,万勇早已将这些训练逻辑和文化理念逐步应用在每一堂课、每一次实战训练中。2014年起,他所指导的学员屡次在国内外各类赛事中夺冠,其中尤以2015年世界儿童跆拳道大赛的全员获奖最具代表性,成为中国代表团的荣耀时刻。
正是在这一系列实践验证的基础上,万勇于2018年经业内同行点拨,意识到自己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体系化价值重大,有望对整个跆拳道教学体系产生结构性助益。2019年春,他着手系统整理教学法核心内容,涵盖礼仪文化、基础技法、实战训练、柔韧开发与战术意识五大模块,最终形成一套具有完整逻辑与实际操作指导的教学体系——《勇创跆拳道》。
教学体系结构清晰,文化技术双融合
《勇创跆拳道》的教学体系结构严谨,内容层层递进,分为三个阶段:基础训练阶段、实战训练阶段及战术心法培养阶段,每一阶段均贯穿中韩融合与创新要素,体现出万勇教学理念的高度系统化。
在基础训练阶段,《勇创跆拳道》一方面延续了韩国跆拳道的技法精度,如前踢、横踢、后踢等动作的标准化训练,强调腿法的速度与轨迹控制;另一方面则引入中国武术“以气运身”“根从脚起”的理论,强调整劲传导与身体合一。例如,前踢动作不仅要求完成标准路径,还通过口诀“前踢髋带腿如鞭,脚底扎根力贯穿”来强化学员对动作起点与力源的认知,从而提高踢击的稳定性和力量表现。
在步法训练中,《勇创跆拳道》引入中国武术中的“虚实步”理论,使得步伐的训练不再仅仅是机械移动,更加强调对重心变化的掌握与出击节奏的控制。这一技术的融入极大地提升了学员在实战中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打破了传统跆拳道步伐训练相对单一、难以落地实战的瓶颈。
在实战训练与战术培养方面,该体系结合韩国跆拳道高频率进攻战术,培养学员反应速度和连续技能力,同时借鉴中国传统兵法的谋略,如“声东击西”“后发制人”等,将技法、心理与战术有机结合,训练学员的战场思维能力与冷静判断力。例如,在组合进攻练习中,通过设定假动作与节奏变换,引导学员主动打乱对手防线,实现“以巧破力”的实战目标。
此外,在柔韧性训练与身体素质培养方面,《勇创跆拳道》仍继承了韩式系统化训练方法,如腿部高抬、劈叉拉伸等,但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与呼吸控制及意念导引相结合,引导学员用中国传统养生理念“呼吸带动气血,气血通达关节”来理解拉伸过程,从而缓解疼痛感、提升训练效果。这一方式获得了诸多教练和家长的积极评价,也为跆拳道训练的“科学性”注入了东方传统智慧。
业内推广初显成效,引起广泛关注
《勇创跆拳道》自2019年发表推广后,已在贵州贵阳及周边地区的多所跆拳道馆中试点应用,受到了众多跆拳道馆长及一线教练员的肯定。特别是在“勇之道”主馆的教学实践中,学员的基础动作完成度、实战反应能力及礼仪修养水平均有明显提升,表现出更全面的发展潜力。
随着教学法的逐步传播,一些馆长开始主动向万勇取经,并尝试将其理念和方法引入各自道馆之中。据初步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9月,已有包括贵阳、遵义、安顺等地的十余家跆拳道机构开始应用《勇创跆拳道》的训练模块,并反馈教学效果良好,不少学员在近期省内外赛事中成绩斐然。
业内专家也对这一教学体系给予了积极评价。多位省级裁判及跆拳道教研负责人指出,《勇创跆拳道》教学法有三大突出特点:其一是文化融合深度高,真正做到了中韩优势互补,突破传统单一体系的局限;其二是技术应用连贯性强,不仅重视动作标准,更注重动作背后的发力原理与战术落地;其三是体系化程度高,既可服务基础启蒙教学,也能延展至竞技强化训练,具备广泛推广价值。
为中国跆拳道教学注入“中国方法”
“跆拳道虽源于韩国,但在中国的发展,不能只做复制,而应有所创造。”这是万勇反复强调的一句话。在他看来,《勇创跆拳道》的价值不仅是训练了一批优秀学员,更在于以一个中国教练的视角,为整个跆拳道教学体系提供了一种具有文化自信与技术创新精神的“中国方法”。
他坦言,未来希望能将这套教学法进一步完善,通过教材出版、线上教学平台开发、教练员培训等多种形式加以推广,让更多的跆拳道教练员和学员受益,也希望《勇创跆拳道》能为中国跆拳道教育探索出一条更有深度与广度的本土化道路。
在这个传统技艺全球化传播、跨文化融合日益加深的时代背景下,《勇创跆拳道》的出现,无疑为中国跆拳道教学提供了新的方向与可能。正如万勇所言:“走别人走过的路容易,难的是走出属于自己的路。《勇创跆拳道》,就是我为中国跆拳道探索出的一条新路。”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