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楠)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而提出的重大战略。在这一背景下,大学生作为高素质人力资源,其返乡意愿与就业选择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了解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返乡意愿和就业,探索大学生毕业助力家乡建设的意愿,聊城大学商学院(质量学院)近日于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开展“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返乡意愿和就业选择”实践活动。
图1为实践队员对本地大学生的采访
近年来,国家重视乡村发展,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将规划落到实处实事求是,使得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并且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城市就业竞争压力巨大。因此,引导大学生返乡就业,不仅有助于缓解城市就业压力,还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和人才支持。实践队员为响应国家政策,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前期队员们通过百度、小红书等一系列社交媒体了解到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现状。线下调研过程中,队员始终秉持求真务实的态度,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形式开展对大学生对乡村振兴的了解程度以及如果有机会是否会选择回到家乡就业,创业。 队员们来到红庙村了解当地基础设施以及村民对大学生村官的看法,整理到手了第一手资料,并主动在乡村开展相关的宣讲活动,以寻求改变村民的思想观念,以确保想要返乡的毕业生能够顺利完成乡村工作的对接,并且能够与村民们和睦相处,方便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
图2为实践队员对本地大学生进行调查问卷
实践队员调研分析后发现存在基础设施差、思想观念差异等阻碍大学生返乡就业的难题。并提出以下建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激励措施,吸引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大学生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和理解,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咨询、职业规划等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农村就业环境。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通过开设涉农专业、开展职业培训等方式,提高大学生的农村就业技能和素质。搭建信息平台,及时发布农村就业招聘信息和相关政策,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渠道。
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返乡意愿与就业选择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课题。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成功开展让实践队员们认识到大学生返乡就业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希望通过政府、高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可以吸引更多的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