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蕾)为了了解新时代大学生的返乡意愿和就业选择,从而为乡村及社会的发展提供助力,促进乡村战略更好实施,聊城大学商学院(质量学院)于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开展“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返乡意愿和就业选择”社会实践活动。
图为社会实践成员对大学生的访问
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解决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途径。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人才资源。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高校希望能够引导更多大学生关注乡村发展,鼓励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乡村建设,推动乡村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全面进步。
在线下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秉持着求真务实的态度,通过面对面访谈的形式,收集了参与学生对于返乡创业或就业的意愿数据。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影响大学生返乡意愿的因素多种多样。首先是经济因素,乡村地区的收入水平普遍低于城市,这使得很多学生在选择就业地点时会优先考虑城市。其次是社会文化因素,城市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氛围对年轻人具有较大的吸引力,而乡村则相对缺乏现代生活和娱乐设施。再者是职业发展因素,乡村地区的职业选择相对较少,且职业上升空间有限,这使得很多学生在职业规划时更倾向于选择城市。
当前,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大学生返乡创业和就业的政策,如提供创业贷款、税收优惠等。然而,团队成员在实践中发现,政策的宣传和实施力度仍需加强。例如,一些学生反映,对于这些政策的具体内容和申请流程不了解,导致无法充分利用这些政策。团队成员据此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政府应加大对乡村地区的投资力度,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高乡村地区的生活质量。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确保每位有意向的大学生都能了解和利用这些政策。可以通过高校举办政策说明会、在线咨询平台等方式,提高政策的知晓率。同时,简化政策申请流程,提高审批效率,使大学生能够更便捷地获得支持。企业可以通过设立乡村发展基金,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支持大学生返乡创业。社会各界应加强对乡村建设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公众对乡村发展的关注和支持。同时,高校也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鼓励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乡村建设。
图为社会实践队员对访谈对象推出建议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深刻了解了支持更多大学生返乡参与乡村建设,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融入乡村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力量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