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文化价值的传递,不仅有助于缓解现代社会人们的精神压力,更能人们在文化的滋养中找到心灵的寄托和归宿,以更加从容的姿态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让人们得以在纷繁的现代社会中,拥有寻找到属于自己 '心安之处'的内在力量。"
文化类节目如何实现创新表达,如何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话回应社会关切,已经成为广电内容创作的重要课题。入选国家广电总局2023-2024年度“网络视听节目精品创作传播工程”、北京市2024年“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重点任务清单”的北京大视听重点项目《梅毅走天下·此心安处》,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兼具文化底蕴与创新形式,为观众呈现了一场文化与历史的盛宴。节目以国家一级作家、历史学家梅毅为核心,通过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与生动的讲述方式,将历史故事与文化探访有机结合,并大胆采用“直播+综艺”的创新模式,打破了传统文化类节目传播的壁垒,为文化类节目的传播与发展开辟了全新路径,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新范式。
一、超空间文化主体对话:历史肌理的跨时代解码
在文化多元共生的时代语境下,解锁历史深层密码、重构历史肌理的关键路径在于搭建文化主体之间的对话空间。作为此档文化探寻节目的核心人物,梅毅以“赫连勃勃大王”的史学积淀,将散落的地方志、诗词歌赋转化为可触可感的文化印章,使观众在华严寺的纹饰与苏轼诗稿的墨迹中,窥见中华文明连续性的密码。这种对话不仅实现从考据到叙事的维度跃迁,更通过“在场考古”的节目形态,让历史记忆成为可参与的认知实践。
从笔耕不辍的作家到涉足视频节目领域的内容主讲人,梅毅的双重角色赋予了他中国历史传统文化守护者与传播者的身份,其丰富的文化素养和知识储备,以及准确清晰的表达能力,都为节目的文化属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梅毅走天下·此心安处》节目中,梅毅延续了他一贯的讲述风格,用自己扎实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知识储备,深入解读澳门、贵阳、大同、西安、北京等城市背后的历史故事、文化传承及名人轶事,以新视角读旧经典的方式,建构起历史文本与当代阐释的互文场域。
节目中所展现的文化底蕴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历史文化知识,更体现在多元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上。以首站澳门站为例,这座城市作为“东亚文化之都”,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嘉宾们也在节目中分享着自己在澳门的生活经历和文化感悟,如全国政协常委何超琼所言:“澳门既是平台也是纽带”,点明了这座小岛在中华文化传播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和独特性。这种多元文化的呈现,让观众们在澳门大三巴牌坊的殖民遗迹与文天祥《正气歌》的吟诵间,拓宽了文化视野,感受到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交融、相互影响所产生的独特魅力,体会到文化积淀的丰富层次和多元价值。
二、超文本蒙太奇叙事:长短融合的多形态结构
于线上直播中为观众开启一扇实时窗口,于每期半小时的综艺节目以及诸多短小精悍的片段中强化突出探寻精华,形成长短互补的视频矩阵,《梅毅走天下・此心安处》突破了传统文化类节目局限于棚内录制或户外游览的常规模式,独辟蹊径地融合“直播+综艺”形式,打破了传统历史文化节目单一、线性的叙事格局,极大地增强了节目的互动性与实时性。这种创新性的长短视频结合模式,精准契合当下的“竖屏”潮流,不仅使历史文化节目在形式与内容上更加贴近现代观众的审美趋向,满足其多元化的观看需求,更为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的传播拓展了全新的路径,让古老文化在现代传媒的土壤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实现了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机统一,为文化节目创作提供了极具借鉴价值的范例,推动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播与发展迈向新的高度。
节目首场直播在大同华严寺景区进行,三位嘉宾在华严寺大雄宝殿门口前,以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为切入点、以《找到天命 燃爆人生》为主题,在回溯华严寺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建筑特色的同时,发出如何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天命”的叩问,68分钟内收获了524.7万点击量,抖音平台观看人数达82万人次,成为当地文化传播的一大亮点。节目通过创新的文化传播方式,让大同文化遗产“活”起来、吸引了大量潜在游客对大同的兴趣的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古都 天下大同”的独特魅力,实现了对中华文化的守护与传承。
综艺节目部分则通过主讲人与当地嘉宾之间的互动对话以及超文本的蒙太奇叙事结构,在正片与短视频的形式中建构起形态多样的节目体系。来自艺术界、学界等各领域的嘉宾,其专业认知与生活感悟,在古乐今唱、古物今赏、古食今品、古词今读的过程中,解码了尘封在历史记忆中的文化诗性,又经由跨媒介叙事策略,在碎片化的短视频传播中实现了意义增殖的审美现代性。《梅毅中国行·此心安处》通过这种创新的形式,成功地将历史文化与现代娱乐相结合,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观看体验。
三、超时空情感共振:时代情绪的历史性回响
节目以“心安”为情感锚点,于儋州载酒堂重构苏轼“此心安处是吾乡”的生命哲学,于西安终南山下重诉《将进酒》与《山居秋暝》的人生态度,形成历史记忆与时代症候的诊疗性对话。此心安处是吾乡,《梅毅走天下·此心安处》不仅是一档文化探访节目,更是一部时代共鸣的记录。节目通过探访历史遗迹与文化名人,使用文化基因“检测”大众记忆,这种将集体记忆转化为个体情感体验,在解构历史崇高性的同时,重塑了文化认同。
该节目深度融合当地的历史事件脉络与发展轨迹,深度挖掘各个城市的文化名人故事及其独特的城市文化基因,并精准探寻其与当下公众情绪的共振点。在探访贵阳篇章中,梅毅与嘉宾溯源明代思想家王阳明龙场悟道的传奇经历,深入叩问人生际遇与个人选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生动彰显了王阳明在逆境之中坚守如初的信念、矢志不渝追求真理的高尚品格;而游览北京之时,梅毅与嘉宾将目光聚焦于元代戏剧家关汉卿的 “北漂往事”,深入探讨艺术创作与时代变迁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深刻揭示了关汉卿在动荡不安的社会局势中,对艺术理想坚定不移的守护以及对人性真实执着如一的追求。这些伟大精神,既是对历史的深情致敬,也是对当代个人选择的深刻叩问,更是为当下文艺创作提供的宝贵启示,为现代文艺创作注入了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精神内涵。
节目中展现的不同城市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底蕴,让观众在欣赏的过程中,拓宽了视野,丰富了内心世界,增强了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和包容。这种文化价值的传递,不仅有助于缓解现代社会人们的精神压力,更能引导观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人们在文化的滋养中找到心灵的寄托和归宿,以更加从容的姿态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让人们得以在纷繁的现代社会中,拥有寻找到属于自己 “心安之处”的内在力量,追求精神层面的富足和成长,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梅毅走天下・此心安处》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创新的节目形式以及深刻的文化价值,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也为文化类节目树立了新的标杆。节目通过梅毅的专业引领和嘉宾们的多元视角,深入挖掘各地的历史文化宝藏,将那些被岁月尘封的故事重新呈现在观众眼前,于传统回响中深化情感认同,让历史文化的厚重底蕴在当代语境下焕发出全新生机,成为文化传承与创新交相辉映的生动注脚。更可贵的是,这不仅是一场文化探访之旅,更是一次心灵奇旅,在历史与当下的对话中实现了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回应人们对精神家园的向往与追求,为历史记忆的现代性转化提供了范例。(作者:周逵,翁依然)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