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寸心丈量奉节热土,以跬步夯实发展之路。“办实事儿”,是摈弃虚浮空谈的清醒,是拒绝浮光掠影的执着,更是躬身入局的担当——从田野调研到三尺讲台,从文化深耕到云端传播,实践队员们以行动作答:躬身笃行处,自有千钧之力。
调研:深入了解,精准服务
“办实事儿”首先体现在对奉节县实际情况的深入了解。实践队成员们深知,只有真正了解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社会需求,才能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因此,他们深入奉节的各个角落,进行了一系列的调研活动。
在诗文化领域,队员们参观了诗城博物馆与夔州博物馆,与当地文化工作者深入交流,深入了解奉节作为"诗城"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为后续的文化宣传工作奠定了基础。就特色产业,队员们走进田间地头,通过与果农的面对面交流,队员们全面了解了脐橙的种植、管理和销售等环节,并对产业的规模效应、经济效益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有了清晰的认识。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队员们调研了奉节的䀇子鸡、木雕与古法造纸等非遗项目。他们参观了非遗传承基地,与传承人深入交流,了解了这些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现状,并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关于旅游产业,队员们调研了三峡之巅的旅游资源,深入了解了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就三峡之巅的旅游承接问题向县政府提出了意见。
教学:启迪智慧,播种希望
“办实事儿”也是实践队对做冬令营活动一以贯之的初心。教学组组长赵芮宜介绍,“我们这次采用项目式教学,希望带来的不只是短期的知识,更是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精神的激发。”
在趣味物理实验课上,队员们通过生动的演示,让孩子们对水与大气的压强有了直观的认识,理解了压力与压强的基本原理。趣味化学实验课则是通过安全有趣的实验,让孩子们亲眼见证了化学反应的奇妙,从而激发了他们对科学世界的浓厚兴趣。航空航天课程中,队员们通过3D实景技术,让孩子们仿佛置身于北航的航空航天博物馆中,学习了航空技术的发展与革新,播下了航空梦想的种子。天文课程则带领孩子们仰望星空,通过模拟星空,讲解星座故事,让孩子们对宇宙的奥秘充满了向往。
“物理实验用现象叩响理性之门,化学反应以绚烂唤醒探索本能,航空航天借科技丈量梦想的高度,天文课程让诗意与科学共舞长空,作为‘理工科’的学生,我们设计的时候是极其用心的”,赵芮宜自豪地介绍道。
文化艺术方面,开设葫芦丝与短片漫画课程,传授葫芦丝演奏技巧,让孩子们感受民族音乐魅力;带领小朋友创作故事,培养孩子们想象力与创造力。体育课也很丰富,锻炼手眼协调和敏捷性的乒乓球、羽毛球课,让孩子们学会在竞技中保持冷静专注;飞盘课以互动游戏增强团队协作与空间感知能力;沙包课以传统游戏形式提升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此外,队员关注孩子全面发展,开设日语和防艾禁毒课程等等人文课程和特色活动。
实践队成员们用他们的知识和热情,为奉节的孩子们打开了一扇扇通往未来的大门。在这个过程中,实践队成员们也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力量,更加坚定了“办实事儿”的初心。“趣味是吸引孩子的第一束光,意义则是光照亮的方向:当笑声与惊叹声回荡在课堂,科学的种子已悄然发芽,而每一个被点燃的好奇心,都可能在未来长成改变世界的参天巨树”,作为小老师的一员,徐子靖回答道。
宣传:传播文化,扩大影响
一个地方的文化形象与其发展休戚相关,队员们也努力在奉节县文化形象的宣传上“办实事儿”。
在诗城博物馆,队员们帮助设计了logo,为博物馆的形象提升做出了贡献。在微信公众号、抖音、b站等平台上,队员们每日更新他们在奉节的见闻,让更多的人了解奉节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色。在电影《三峡好人》的仿拍中,队员们在抖音上收获了1000+的点赞,他们通过电影这一艺术形式,向更多的人展示了奉节的美丽风光和人文景观,切实地为奉节的文旅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总结: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深入基层、了解民情、服务群众,工作看似平凡,却充满了深远的意义,付出充满艰辛,但每一份努力都彰显出巨大的价值,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随爱行”实践队重庆支队的队员们以实际行动诠释“办实事儿”的初心,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展望未来,我们也将继续秉持“办实事儿”的初心,为社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同时,我们也期待更多有志青年加入这一行列,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文/黄子衿、刘沁灵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