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在一场婚礼上遇见了我的老乡小周两口子,让我想起许多年前他们的爱情故事,一个似乎要分崩离析的家庭却峰回路转有了完美的结局。这些往事让我陷入深深的思考。
记不清哪位哲人说过,“年少不知愁滋味”。年轻时的我也常说“爱情是甜蜜的”,但几十年风风雨雨告诉我们,真爱的滋味不仅仅是甜蜜。夫妻从相识相知到相爱,从走进婚礼的殿堂到柴米油盐酱醋茶,再到生儿育女,孝敬父母,数千数万个日日夜夜的陪伴呵护,由于受思想认识、文化素养、从事职业以及生活习惯、个人爱好,特别是各自社交圈的不同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误会分歧及矛盾纠纷。遇到问题怎么办?考验着每一对夫妻的智慧和经验。如果处理得好,往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反之则小事变成大事,大事可能演变成冲突,甚至是不可调和的冲突。
多年前的邻居小韩本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仅仅因为一盘酸辣土豆丝竟然导致婚姻破裂,夫妻各奔西东。且说那一天中午小韩的妻子小贾匆匆下班回家,一进门就发现婆婆在炒酸辣土豆丝,她不由得火冒三丈:“明明知道我不喜欢吃这土豆丝,为什么偏偏要炒土豆丝?”婆婆急忙解释说:“我知道你不爱吃土豆丝,我不是给你炒的,是给我儿子炒的。”说话间,正好小韩也匆匆下班回家,见婆媳二人因为一盘土豆丝吵架,就噼里啪啦训妻子:“多大的事?不就是一盘土豆丝吗?吵什么吵?”妻子小贾一看吵不过他们母子,就打电话叫来了她的母亲。她的母亲住在我们小区附近的一个社区没过几分钟就匆匆地赶过来,一进门就冲着小韩母子俩吵了起来:“结婚前就告诉过你们,俺家闺女不喜欢吃什么土豆丝,你们明明知道,为什么还要炒什么士豆丝?这不是明着欺负俺闺女吗?”双方争吵不休,任何一方都不冷静、不退让,最后小贾母亲拉起小贾回了娘家,后经多人调解都不成功,小贾一纸诉状把小韩告到了法庭,最后竟然真的离了婚。这里的问题很显然就是互不谅解、互不宽容。首先是小贾没有宽容婆婆,也许是婆婆忘记了小贾不喜欢吃土豆丝,也许确实是为儿子小韩所炒,无论什么情由,小贾都应该宽容婆婆,不应该指责吵闹,更不应该搬救兵叫来母亲一起吵闹。其次就是小韩的问题。面对婆媳之间闹矛盾,作为小韩既是儿子角色又是丈夫角色,是化解婆媳矛盾纠纷的关键人物和关键环节,应该首先了解整体情况及发生矛盾纠纷的根由,然后先劝导自己的母亲大人,再劝导自己的妻子,回头再找合适的时间与母亲进行沟通交流,对母亲进行疏导和安慰。当然,小贾母亲的一系列做法也不妥当,更显得小肚鸡肠,表面上帮了闺女的忙,实际上害了自己的闺女。
有人说小韩家的问题完全可以宽容,但如果配偶在夫妻感情方面发生问题就不能宽容。其实这话说得也不一定有道理。现实生活中不少的夫妻都曾经遇到过感情方面的问题,但由于对待问题的态度不同、处理问题的思路方法不同,最后的效果也不同。且说我的老乡小周两口子本属自由恋爱结婚,有着相当深厚的感情基础,丈夫身材高大,虎背熊腰,特别是那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她在市郊的一家国有企业上班,丈夫在老城区经营一家商店,家庭收入较高且稳定,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结果几年后小周发现丈夫与商店里招聘的一个女服务员有了“婚外恋”,那女服务员也已结婚多年,且有了两个孩子。问题发生后,小周没有过多地责怪丈夫,而是偷偷地找到了那个女服务员的姐姐,重点谈了自己丈夫的问题。那个女服务员的姐姐问:“他们的事发展到哪一步了?”小周不慌不忙地说:“现在只能说有这个苗头,还没有发展到不可挽回的地步。只要我们现在开始把这个苗头掐死,就不会产生更加严重的问题。”后来这个姐姐找到了自己的妹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仅说服了自己的妹妹,而且劝说妹妹离开了小周丈夫的商店,一场似乎很大的风波悄悄地熄火。这里发挥关键作用的就是比较理性大度的小周,她没有像有的人那样与丈夫大吵大闹,也没有像审问犯人一样刨根问底,她不仅宽容了丈夫的错误,而且采取了比较妥当的思路方法,使本来比较严重的问题得到妥善处理。时至今日,小周两口子也已年过半百,一双儿女都已成家立业,家庭和美甜蜜,令人羡慕不已。
现在网络上流行着一句非常经典的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刚结婚时小夫妻肯定憧憬着未来的生活多么美好,但真正开始过起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数不清的一个个平凡的日子,特别是遇到生儿育女、投资失败等重大问题后,就会感到生活的艰难困苦。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中的核心,必须团结一心才能发展进步。遇到问题就互相埋怨,互不谅解宽容,就很难谈得上是什么“真爱”。如果有人硬要问真爱的滋味究竟是什么?大概就是一种甜甜的又有些酸酸的、苦苦的、涩涩的、辣辣的,似乎还有点麻麻的混合味道吧。愿天下夫妻都能始于相依为命,终于相伴到老,一路走来互谅互让互勉,彼此相爱宽容,此乃真爱是也。(张开飞)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