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4年7月15日起,西安邮电大学“秦鲜通,通天下,鲜享乡村兴”暑期社会实践队,踏上了前往陕西汉中的征途,展开了一场为期15天的深入实地调研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深入挖掘汉文化的精髓,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进一步塑造文化自信,并以此为契机,积极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宏伟蓝图。
观千年古物,塑文化自信
实践团队15日上午参观汉中市博物馆,馆内展示汉文化珍贵文物和历史文献。展品涵盖青铜、陶瓷、石刻、绘画,展现汉文化艺术、工艺、生活魅力。后至褒斜古栈道陈列室,见“穹隆高阁,有车辚辚。咸夷石道,驷牡其骃”,感受栈道交通盛况。栈道邮亭驿站维系全程通行,传递政府公文,在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扮演重要角色。成员们深刻体会物流在历史中的重要性。
助农在行动,责任需担当
15日下午,团队成员与村民共耕,体验农耕艰辛。劳作中,志愿者发现传统耕作效率低,便介绍现代农业技术助增产。农作毕,村民感激,视之为实际帮助与农村支持。青年学子深感农耕不易,激发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学藤编技艺,扬非遗文化
汉中藤编技艺以木、竹为骨架,青藤为材料,精湛编制出生活器物,承载深厚文化底蕴。2021年5月,该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汉中市南郑区黄官镇探索“公司+基地+农户+电商”模式,促进经济发展和就业稳定,尤其关注残疾人群体。致敬藤编非遗传承人徐德中师傅,他创办藤编产业,灵活安排就业,坚持质量与创新,推动产业焕发新活力。
实践团队参观藤编成品,学习技艺,被精湛技术惊艳。随后,在师傅带领下深入工作间,观察制作细节。西安邮电大学与汉中市鑫豪藤编公司合作,成立大学生实践基地,既提供实践途径,又助力藤编传承和发扬。
红址踏寻迹,初心铭永恒
团队成员走进汉台烈士陵园,中心纪念碑依旧挺拔。碑身名字不朽,成员们缓缓走去鞠躬。心灵与先烈对话,感受革命精神与爱国情怀。团队成员参观川陕革命纪念馆,了解红军在陕南的斗争历程与功绩。红军推动土地革命,激发群众热情与积极性,并创办学校、医院等。团队成员凝视展品,感受川陕苏区辉煌与艰辛,提醒珍惜和平与幸福,传承红色基因。
参观完纪念馆后,团队成员怀着敬意走进何廷英烈士的墓园。“不朽井岗英雄,千古人民功臣。”在日光的轻拂下,这行金色的碑文熠熠生辉。团队成员在何挺颖烈士墓前静默肃立两分钟后,向墓碑方向三鞠躬,并为何挺颖烈士献上鲜花。团队成员将把何挺颖烈士的精神铭记于心,让英雄精神内化为前进的动力,让英雄光辉在新时代继续闪耀。
田间调研忙,科技兴村旺
在石拱村,团队深入田间调研农作物生长环境与种植方式。与村民交流种植经验,亲自下地劳作,观察水稻和玉米生长。劳作中,成员们体会农作艰辛,更加珍惜收获。
当前冷链物流业蓬勃发展,但农村地区存在保温箱覆盖不足、成本高、包装难、信息化监测缺乏等挑战。团队前往梁山镇快递公司调研,推广环保EPP保温箱,其可循环利用、坚固耐用,并嵌入温湿度传感器、GPS定位模块,实时监测冷链运输状态,数据传至物联网网关,与小程序结合,提升运输效率。保温箱保温性能优异,确保货物品质与新鲜度,展现农村物流应用潜力。调研表明,创新技术在农村物流中应用前景广阔。
在这次“秦鲜通,通天下,鲜享乡村兴”实战活动中,团队成员们亲身体验了农村物流发展的实际情况,深刻体会到这一领域所面临的挑战与难题。他们不仅学习到书本上难以接触到的实践知识,还进一步加深了对物流专业的认识与热爱。通过深入基层,团队成员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为基层民众提供了专业的物流服务,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当代青年应有的责任与担当。大家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活动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专业知识的重要性,也让成员们更加坚定了未来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夯实基础的决心,努力将所学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为推动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作者:卫般若 王嘉 刘梦颜 王俊丽)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