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音乐人生的思考缩影
刘彦辰的首发乐曲,名为《小满》——“何须多虑盈亏事,终归小满胜万全”,此处,借用一代名臣曾国藩的巧句,便可恰如其分地阐释演奏家对曲名的理解。演奏者说,“小满”这一意象,于自己而言,象征着勇气。而作为古来有之的传统节气之一,不论是蚕农或是商会都满怀期望地静候小满这天的到来,故而也代表着希望与收获的喜悦。
乐曲《小满》
“小满”一词在刘彦辰的心中还有一层含义,即为“小得盈满”。每位和她一样,一步一个脚印、科班出身的音乐人,或许都有这般体会:渐致“小满”的过程,是实现自我充实、又不会偏航,失去初心的过程。作为国内外乐器演奏赛事的荣膺者,刘彦辰曾赴港澳地区、新加坡与欧洲多国巡演,收获了极高赞誉。面对自身过往的一页页精彩履历,“保持‘空杯心态’,‘大满’反倒不是最好的追求。拥有平和的心态,才有机会不断审视、了解自身,持续保持充盈的状态”——演奏者如是说。
古人有云,“自古人生最忌满,半贫半富半自安”。刘彦辰希望通过乐曲《小满》告诉听众,生命的旅途固然曲折,但也要心怀勇气,把握住“小满”、把握住这春夏之交时节的希望、把握住生活中看似不经意的“小确幸”,找到属于自己的希望之路。在喧嚣的、钢筋水泥搭建的丛林里,有机会沉浸在《小满》中,给自己一个置身旷野、任微风轻拂的机会。
在创作层面,乐曲以雅致的华尔兹舞曲为基调,在保留琵琶原汁原味的同时,嵌入了经典的西式重奏组件:浅唱的钢琴、沉湎的弦乐与色彩斑驳的打击乐器,琵琶演奏者精湛地对置使用着连奏与断奏的音色,孑立于重奏组间,实现了东、西方音乐风格恰到好处的融合与呈现。“作品不仅以创新的手法为‘小满’这一传统文化符号赋予现代化的新意,更是在元素与风格上尝试了突破。”刘彦辰说道。将民乐与其他风格合而为一,在和谐美妙的同时保留彼此的特色,她深知此非易事,而第二首乐曲《Sonicmeld》便是她交出的又一份答卷。
《Sonicmeld》:打破框架,融合无界民乐
乐曲《Sonicmeld》
作为与作曲家刘炫豆的合作曲目,谈及《Sonicmeld》,刘彦辰道出这样的感受:“刘炫豆老师是一名成熟的音乐人,能驾轻就熟地将民乐融合的思路运用于自己的创作中。他曾为多部影视作品配乐,擅长实现民乐与流行、电子音乐的有机适配,在赋予音乐强烈内容感与画面感的同时,在音乐风格的层面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全新面貌。”
即便过往学院内及舞台上丰富的经验让她对重奏组合的演绎形式胸有成竹,但这次的跨界作品于刘彦辰而言依旧颇具挑战,这也是她首次尝试将传统民族乐器与现代音乐融合,可谓“野心十足”。刘彦辰自幼学习琵琶,自2004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属小学,师从张强教授,一路升至本院附中与大学,直至2016年毕业,是实打实的“学院派”出身。其过往生涯演绎的作品大多为传统曲目,而长期以这些作品为代表的民族音乐在大众音乐市场上的接受度确乎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于是,创作可以与现代审美“和解共生”的民乐作品便是刘彦辰长久以来的心愿与目标。
通过《Sonicmeld》,主创们大胆突破传统桎梏,将琵琶与流行POP、电子舞曲风格做了结合,呈现热情奔放、积极昂扬的曲风;敏捷精准的轮指与控弦,塑造了剔透而饱满的音色,处处彰显着演奏者扎实的学院派硬功底;电声乐器音色的使用,以及西方弹拨乐器的点缀、竞奏反而凸显了琵琶这件传统中国乐器的独特音质,而整首作品清甜可爱的和声,保证了各方听众都能来“大快朵颐”、雅俗共赏。
“让观众可以在大众媒体上和生活场景中,多多看到民乐,进而接受民乐,是我的夙愿”,刘彦辰说:“所以这首作品于我而言,也是自己迈出舒适区,跳脱既有圈层惯性束缚的一次大胆尝试,有助于自己探索更广阔的音乐宇宙。”对民乐的感知力是演奏者进行创新的底力基础,而扎实的演奏功底与独具一格的音乐审美则是她探索新作风格的前提。一曲终了,绕梁落幕,是一场“神”与“技”的角力共生,这点在刘彦辰即将发布的第三首作品——《借东风》中亦能窥斑见豹。
源自《三国演义》,《借东风》展现三国梦影中的琵琶赋
琵琶艺术家刘彦辰ACO
《借东风》一曲,相较前两首而言,演奏难度更高。刘彦辰作为中国专业舞台艺术领域最高奖“文华奖”的获得者,在校学习期间便常年活跃于国家大剧院、人民大会堂和北京音乐厅等舞台,并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的音乐演出与节目录制,所以在演奏《借东风》时依然可谓得心应手。这首新作,顾名思义,灵感取自名著《三国演义》。主人公诸葛亮,在同为一代英杰——江东周瑜暗藏祸心的刻意刁难下,精巧布局,多次化险为夷,维持了孙刘两家联合抗曹,脆弱又微妙的联盟关系,最后于赤壁战场上“搭台设法”、巧引东风,完成了火攻良策,大破敌军。借此作品,也呈上演奏家刘彦辰和作曲家杨瑞对听众们的祝福——希望各位听众与民族音乐演绎事业都可以破除万难,借东风而扶摇直上。
整首曲目的不同段落在描绘诸葛亮不同时期的人生状态,刘彦辰对此做出解读:“曲子的第三段刻画诸葛亮躬耕于南阳的悠闲时光,用的是车马声与琵琶相交;而描绘诸葛亮在战场指挥作战的英姿与运筹帷幄的状态时,运用了琵琶古曲常用的富有节奏感与力量感的演奏形式。作曲家利用管弦乐队的全奏与琵琶的满轮展现出激情效果,表达孔明先生内心雄伟的抱负。”
谈及主题呈现,刘彦辰说:“《借东风》这首曲目正如《琵琶行》中所描述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把琵琶从高到低、从窄至宽的音域都体现了出来。琵琶的绞弦、泛音、快速拉弦等技法又如诗中所描绘的‘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把琵琶从古至今保留的演奏技法与当代的音乐风格相结合。在音乐表现上,曲目以管弦乐队拓展了琵琶作为独奏乐器的表现力,两者在听觉上相交融,赋予彼此新的生命力。
”在创作内容与方向上,作曲家使用了诸多传统技法,凸显着琵琶这一堪当民族乐器中“最富有独奏气质”乐器的茂盛能量;音响意象的搭建上,作曲家巧妙地实现着“中西合璧”的理念,无论是主奏与乐队协奏的冲突、协调,还是在音乐素材或是音色的组织与使用上,我们都很容易地能够听到区别于传统曲目的鲜活新意;作品于结构上的巧思,在主创们的精妙演绎与编排中,我们能惊喜地捕捉到,在音乐这一听觉艺术里难得一见的、仿佛电影拉片一般的段落与层次感,给听众提供了如坐过山车般的情绪起落和变化,在琵琶趋终之际的清冷与平静里,你我都可以在蓄气长舒间体会“东风拂面”过后的悠长回味。
民乐融合下的“刘式”探索
琵琶艺术家刘彦辰ACO
这三首系列民乐作品是刘彦辰音乐理想的集中体现。三首不同的作品,在结构安排上,也被赋予了三种不同的结合方式:琵琶与西式古典重奏、与流行电声、与大部头的管弦乐队,同时演绎着三种由淡转浓、逐层推进的情绪层次。《小满》用清脆跳跃的弦音表达了自己“心怀希望、保持空杯”的生活态度;《Sonicmeld》融入电音风格,实现了民乐与现代流行风格的跨界融合;而《借东风》则在充分展现诸如绞弦、泛音控制与快速拉弦等琵琶传统演奏技法的同时,拥抱流行元素,形成了一种兼具传承与创新性的特殊风格。秉承着对传统与现代文化共同的尊重与探索态度,她不断尝试,在一次次实践中,不畏试错,不懈追求着“与市场至臻完美的磨合”。
面对“民乐传承”这一话题,刘彦辰感叹道:“之前以女子十二乐坊为代表的新民乐,将民乐演绎带进了人们的生活,我希望可以延续这些前辈所铺开的道路,在传承和传播民族音乐的事业上,取得更进一步的成果,无论在音乐厅里亦或是流媒体中,让琵琶这件乐器得以在大家的听觉审美里更加深入。”
小得盈满,借乘东风。对于传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民族音乐艺术而言,一批风格鲜明、张扬自我而又心怀虔诚的年轻艺术家是不可或缺的。融合与特色,是“新民乐”发展的“必乘东风”,相信这样的探索一定会在众多青年艺术家们的努力中日臻成熟、盈满。刘彦辰,她也正在路上。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82 3641 3660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