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文化已成为现代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有效地引导网络文化健康发展,使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是当前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重要议题。本文旨在探讨网络文化引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策略,通过深入分析网络文化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提出促进网络空间道德风尚的培育与文化活力的焕发具体措施,为构建清朗网络空间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文化引导;创新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形态,以其独特的传播方式和广泛的影响力,深刻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在为道德建设和文化繁荣提供丰富资源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这些特性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探索如何将网络文化引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合,并使其在网络空间中占据主导地位,已成为网络文化建设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网络文化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网络文化是在互联网环境下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其具有创新性、开放性、互动性、即时性、全球性等特点,不仅包括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视频等艺术形式,还包括网络社交、网络舆论等社会行为,它突破了传统媒体的时空限制,使得信息传播更加快捷和广泛。同时,网络文化也呈现出碎片化、娱乐化、消费化等趋势,这些特点既为网络文化的繁荣提供了条件,也为其健康发展带来了隐患。
三、网络文化引导的现状与挑战
(一)网络文化引导的积极成效
通过网络平台的正面宣传和文化产品的创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了广泛传播。网络文化引导在提升公众道德素养、增强国家认同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面临的主要挑战
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为错误思想的传播提供了条件,网络谣言、不良信息等问题时有发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构成了干扰。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网络文化的融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以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引导人们的行为、塑造社会风气、推动文化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网络文化引导,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强化网络文化内容监管,确保网络文化产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网络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规范网络文化产品的创作和传播,防止低俗、暴力、不良信息等内容的出现。
(二)创作和推广优秀网络文化作品,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文艺工作者应积极创作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网络文化作品,通过故事、音乐、影像等多种形式,生动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
(三)加强网络文化教育,提高网民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学校、社区等组织应开展网络文化教育活动,引导网民树立正确的网络文化观念,增强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和抵制不良信息的能力,培养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习惯。
五、融合策略与实施路径
(一)强化教育引导,提升公众价值认知
通过教育和引导,提高公众对网络信息的识别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增强网络安全意识,使其能够主动甄别网络文化中的不良信息,吸收优秀思想,自觉抵制不良网络文化产品。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自觉遵守网络行为规范,共同维护网络空间的清朗。
(二)创新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融入核心价值观
鼓励创作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通过创新的形式和内容吸引公众,传播正能量。同时,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产品和服务之中,让人们在享受网络文化的同时,接受到正能量的熏陶和感染。
1. 深入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将其与网络文化产品的创作紧密结合。
网络剧、微电影、动漫等作品应以核心价值观为灵魂,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理念的深刻内涵。同时,要注重作品的情感表达,让观众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产生共鸣,从而增强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 创新网络文化产品的形式和内容,以满足公众多样化的需求。
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打造沉浸式、交互式的网络文化体验。此外,还可以尝试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网络文化相结合,创作出具有独特魅力的网络文化产品。例如,可以将经典故事、历史传说进行现代化改编,以动漫、微电影等形式呈现,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活力。
3. 加强网络文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创新网络文化产品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高校、培训机构等应开设相关课程,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专业技能的网络文化人才。同时,我们还要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的网络文化创作者和团队,为网络文化产品的创新提供更多可能性。
4. 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加大对网络文化产品创新的支持力度。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网络文化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提高产品质量。社会组织可以举办网络文化产品创作大赛、展览等活动,为创作者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激发创新活力。
5. 加强网络文化产品的宣传和推广,深度整合网络新媒体,推动主流文化数字化发展。
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如社交网络、主流媒体、网络平台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及时推送正能量的信息,发挥新媒体的互动性和覆盖广的优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精品的数字化、网络化传播,提高网络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普惠性和便捷性。同时,可以开展线上线下活动,如观影会、主题讲座等,让群众更深入地了解作品背后的价值理念和创作过程,从而提高网络文化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完善网络治理,营造良好网络生态
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维护网络空间的秩序和安全。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网络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规范网络行为,为网络治理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要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网络秩序和公共利益,保障网络空间的公正和公平。
2. 强化网络监管与技术防范
建立健全网络监管机制,加强对网络信息的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处置不良信息和违法行为。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升技术防范能力。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防范和抵御网络攻击、病毒传播等安全风险。
3. 构建和完善网络文化引导机制
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应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网络文化引导工作。建立多层次的引导机制,包括政策引导、法律约束、行业自律等,确保网络文化健康发展。加强社会组织的参与,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网络文化建设,发挥其独特优势,推动网络文化与社会实践的深度融合。同时,要发挥好主流媒体的引领作用,应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网络舆论,为网络文化的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
(四)加强网络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选拔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积极主流思想、强行动力和号召力的网络文化人才,培养一批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熟悉网络文化传播规律的专业人才,提高其在网络文化传播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教育培训、实践锻炼等方式,提高网络文化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确保他们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1. 加强教育培训
应加大对网络文化工作人才的教育培训力度,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定期开展研讨、座谈等活动,使网络文化工作人才之间能够经常交流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同时,也要关注网络文化工作人才的多元化需求,构建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模式,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2. 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对于特别优秀的网络文化工作人才,可以采取“聘任制”的方式,根据其作用发挥情况给予一定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同时,开展网络文化工作评比表彰活动,以此激励网络文化工作人才更好地发挥作用。
3. 注重实践锻炼
鼓励网络文化人才积极参与网络文化实践活动,如组织网络文化活动、开展网络文化调研等,通过实践锻炼提升他们的网络文化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4. 强化团队协作
加强网络文化人才之间的团队协作,通过团队的力量共同推动网络文化的发展。可以定期组织团队建设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
5. 吸引和留住人才
通过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完善的福利待遇和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吸引更多优秀的网络文化人才加入到队伍中来。同时,也要关注人才的长期发展,为他们提供持续的学习和提升机会。
(五)拓展国际交流,提升价值观的国际影响力
积极参与国际网络治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加强国际网络文化交流,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共同维护全球网络空间的和平、安全、稳定和发展,携手推动网络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际影响力。
六、结论
网络文化引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需要不断加强网络文化内容的监管和引导,创作和推广优秀网络文化作品,加强网络文化教育,提高网民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同时,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网络文化引导机制,加强网络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创新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网络文化引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度融合,构建一个清朗、健康、向上的网络空间,促进网络空间道德风尚的培育与文化活力的焕发。
参考文献
[1] 古帅 (20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文化的路径探析."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06): 76-79.
[2]侯日莹与杨晶 (20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效果探究." 新闻传播(08): 24-26.
[3]崔帅与孙超逸 (202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直播发展." 中国报业(06): 114-115.
[4]赵亮 (2019). "网络文化与人的主体性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02): 75-79.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82 3641 3660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