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24年4月12日,2024年哈佛中国论坛欢迎仪式上,中国最大的第三方医检机构金域医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梁耀铭发表主旨演讲。
梁耀铭分享了三个企业发展的故事,分别从金域医学的源起、如何在专业领域深耕以及如何通过生物技术和数字技术的融合创新三方面诠释企业发展路径和愿景。
首先,梁耀铭表示,“真正有价值的创业,要从真正解决社会痛点开始”。梁耀铭提及,自己的职业生涯始于广州医科大学,之后选择留校工作。他的职业转折点源于一位老同学的困境——缺少基础检验支持,无法有效诊断和治疗疾病。这激发了他创立第三方医学检验服务的想法。
其次,梁耀铭详细介绍了金域医学的发展历程,如何在专业领域的深耕,结合信息化等新技术,推动服务模式创新和企业的持续进化。在技术创新方面,梁耀铭阐述了如何通过远程病理诊断服务助力改变基层医院的诊断环境,尤其是在没有病理医生的情况下,通过远程会诊平台,确保了快速准确的诊断。
“按WHO的标准,每100张床位需要配备一位病理医生,中国大概需要10万病理医生。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中国的病理医生只有1.7万名左右,基层尤为缺乏。金域远程病理协作网的推出,就是我们结合互联网技术,通过‘医生共享’这一最新服务模式,解决病理医生特别基层病理医生稀缺的困境。类似吉安这样的数字病理服务网点,金域在全国已搭建了超450个,连接15000多家基层医院,每年完成‘术中冰冻’服务近8万例,数字病理年服务近20万例,病理服务超1000万例。这也就是说,“互联网+”时代,不仅可以汽车共享、住宿共享、知识共享,甚至还能实现病理医生共享。”
最后,梁耀铭强调了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技术结合的重要性,如何通过这种融合创新来推动精准诊断和普惠医疗。
“目前,中国一般三级医院可开展的检测项目是1000-1200项,而金域则达到了4000项。检测项目越多,漏诊和误诊的可能性就越低。这也为精准医学和普惠医疗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助力。”
在总结中,梁耀铭表示,中国提出要推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的趋势,加上加上生物技术和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正在为医检行业打开更大的成长空间,并呼吁更多志同道合的年轻学子共同加入。
附梁耀铭演讲实录:
女士们、先生们,哈佛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我是梁耀铭,广州金域医学检验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很荣幸能够在哈佛中国论坛致辞。虽然这是我第一次站在这个讲台上,但我与哈佛的结缘已10年有余,特别是与哈佛医学院的交流。因为所从事行业的关系,我曾多次到访,甚至有很深入的接触。波士顿湿润的空气我非常喜欢。
讲到我们这个行业,可能在座各位有听过QUEST和 LabCorp,他们都是美国优秀的医学实验室。当然,和这些优秀的国际同行相比,金域的起步相对较晚。今年刚好是我们创业30周年。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还没有第三方医学检验这个行业。我们当时开办金域这家企业,竟无意中在中国开创了一个全新的行业。那么,我们为什么会切入这个领域呢?
我大学毕业于广州医科大学,学的是临床医学。毕业后,绝大部分同学去了医院当医生,而我则选择了留校工作。我至今仍清楚地记得,毕业几年后,有一位在基层医院工作、刚在广州大医院进修完的老同学找到我,说“不会看病了”。我觉得很奇怪,说你不是刚进修完吗,应该水平更高才是啊。他说,在大医院学习,有很多医学检测手段,但回到基层,因为缺少技术、设备和人才,很多检验和病理都无法开展。
为了帮助这位老同学,我开始利用工作之便,帮他开展一些零星的检验和病理服务。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开始思考,没有检验的支持,意味着医生无法精准看病,这样的痛点在基层医生中估计普遍存在。有没有办法可以帮助到更多的医生?
经过近两年的摸索,我们正式向学校提出,希望成立一家医学检验中心,专门从事医学检验外包服务。
这就是我们创业的开端——从“帮助医生看好病”的初心开始。由此,我们也很幸运地开启了中国第三方医学检验和病理服务的行业先河。2001年,我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读EMBA时,美国QUEST公司的教学案例彻底打开了我的思路。原来,在国际上第三方医检这个行业已相当成熟。得益于这次学习,我更加坚定了以医检外包服务这种商业模式创新,以助力解决当时中国医疗资源均等化的难题,并作为终生事业来追求。
时至今日,金域已是中国最大的第三方医检机构。我们为中国超过三分之二以上的医疗机构提供服务,网络覆盖中国90%以上人口所在区域。
这就是今天我要讲的第一个故事,真正有价值的创业,要从真正解决社会痛点开始。
我要讲的第二个故事,是我们在专业领域的深耕,如何结合信息化等新技术,推动服务模式创新和企业的持续进化。
前不久,位于中国中部的江西省吉安市的一家县级医院,要为一名患者实施一台肿瘤切除手术。肿瘤的良恶性,是决定手术切除范围及手术方式的关键。而要鉴别良恶性,病理是金标准。当时,患者的肿瘤组织切下后,被第一时间送到医院的病理中心。和中国大部分基层医院一样,这家医院也没有病理医生。那他们是怎么解决这个诊断问题的呢?
流程并不复杂。他们将组织标本用专用扫描仪制成一张数字图片,上传到一个专用的远程数字病理网络平台。这样,远在广州的金域病理医生、在南昌的江西省人民医院病理专家和南昌大学病理研究员,就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联合会诊。20多分钟后,专家们出具诊断报告。而手术医生根据报告结果,及时确定了手术方案。
这种技术有个专业名词,叫术中冰冻诊断。整个远程会诊过程中,患者一直在手术台上,病理医生就像在身边一样。其中的关键,就是金域在2017年搭建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中国最大的远程病理协作网。在加入这个病理协作网之前,吉安这家县医院的患者,要么去100公里外省会南昌的大医院就诊;要么在当地做完手术后,病理样本被送到大城市的医院检测,等结果出来了,医院再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而一旦是恶性肿瘤,耽搁时间不说,患者还要进行二次手术。
按WHO的标准,每100张床位需要配备一位病理医生,中国大概需要10万病理医生。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中国的病理医生只有1.7万名左右,基层尤为缺乏。
金域远程病理协作网的推出,就是我们结合互联网技术,通过“医生共享”这一最新服务模式,解决病理医生特别基层病理医生稀缺的困境。类似吉安这样的数字病理服务网点,金域在全国已搭建了超450个,连接15000多家基层医院,每年完成“术中冰冻”服务近8万例,数字病理年服务近20万例,病理服务超1000万例。这也就是说,“互联网+”时代,不仅可以汽车共享、住宿共享、知识共享,甚至还能实现病理医生共享。
第三个故事,我想讲讲我们如何通过生物技术和数字技术的融合创新,助力精准诊断和普惠医疗,实现我们企业发展的终极价值。
去年底,浙江一名2岁女童辗转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多家医院的十几个科室,做了所有建议的检查,但仍无法查出病因。今年1月份,通过金域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双方合作的最新检测项目,该女童确诊为SMA(脊髓性肌萎缩症),且相比于以往的检测,确诊时间从半个月缩短为1天,更快,也更精准。
在中国,SMA是2岁以下婴幼儿致死性遗传病的“头号杀手”,也被称作“罕见病中的常见病”。2022年,治疗SMA的药物正式被纳入中国医保。有药可治的前提下,患儿能够更快、更精准被确诊意义重大。
这只是金域助力中国罕见病诊断的一个普通案例。
“诊断难、治疗难”是罕见病的典型特征,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全球已确认的罕见病超过7000种,中国官方已公布的目录是207种,而金域可以开展罕见病检测项目已超过600项,已累计检出超11.3万例罕见病阳性病例。
作为中国最早为罕见病患者提供综合性检测服务的医疗机构之一,金域医学正在发挥多技术平台整合优势,结合生物技术和人工智能发展的最新成果,持续推动关键技术创新,助力临床解决疑难杂症和罕见病等精准诊断难题。
目前,中国一般三级医院可开展的检测项目是1000-1200项,而金域则达到了4000项。检测项目越多,漏诊和误诊的可能性就越低。这也为精准医学和普惠医疗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助力。
大约八年前,中国提出要推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这种转变,也是在提倡早筛、早诊、早干预,从而有利于更好地应对老龄化社会及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挑战。在这一趋势下,加上生物技术和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正在为医检行业打开更大的成长空间。
一直以来,金域都在致力于探索生物技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创新,基于自身的海量数据和医学专家资源,进一步助力临床的精准诊疗以及更广泛的公卫防控,通过更加高效、智能、普惠的医疗服务,以社会化服务解决医疗资源稀缺的困境。
中国人常说:“和为贵,善为本”。金域医学因善而生,向善而为,一路走到了今天。坦白说,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保持和美国同行的密切交流,保持与国际先进前沿的同步发展。因为我们知道,我们所付出的努力,正在助力提升一个占全球18%人口所在国家的健康福祉。我们始终相信,只要坚持科技向善,专注专业,持续推出适宜技术,必将为中国医检技术创新发展带来广阔前景。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82 3641 3660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