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鹏的作品宣传片《白鱼新梦》上周在北京推出。这个“以狂草来表达时代特质 以千古名篇来描述历朝风流”的片子,在立意和表达上都有值得一说的地方。文化评论员杨青认为,《白鱼新梦》中的作品最显著的特点是其力量感。“线条既俊秀飘逸,布局又雄健豪迈,一卷卷作品洋洋洒酒,气势非凡。”同样,片子中一些片断也引起广泛争议,比如标题,白鱼倒底在指什么?新梦指的是什么?“白鱼新梦”的喻意是不是像大家解读的那样,代表读书人人到中年的现实、无奈和困顿?作品先是配有字幕,后全篇删除,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在宣传片推出之际,编辑部对刘伟鹏进行了专访。
一、我们先聊大家集中关注的点,《白鱼新梦》的新梦指的是什么?
刘伟鹏:之前我讲过白鱼的典故,这个大家可能都知道。白鱼是古时候读书人的别称,说是有一种虫,通体遍白,体有细鳞,专门躲在书中,以书为食,人们称之为书虫,也叫银龙或白鱼,这里的白鱼指的就是和我一样的读书人。读书人到四十多岁的年纪,开始会对书有一种复杂的情感,前半生以书为伴、认知和见识都从书里来,生活境遇也与读书关联在一起,可能因为读书让生活过得更好,也可能因为读书让生活过得不好。总之,对读书与生活的关系会有一些反思。新梦,就是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新的方向,在新的方向里有一个新的希望。一条鱼,可以纵情的游,到了一个节点,拐个弯儿,换条道,另起一行,也不是不可以。
二、《新梦》的喻意是不是像大家解读的那样,代表读书人的现实无奈和困顿?
刘伟鹏:有一点儿这个意思,但没有那么消极。对生活有思考是正常的,不一定每个思考都意味着现实的无奈和困顿。年青时因为理解不足,经验欠缺,对自己喜欢的事物没有好好把握,年纪年长之后,对事情有了新的认识,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事情,投入情感地去做,这种体验和年轻时可能不一样。新梦指的是仍然有期望,但期望不会那么高,也不会那么急切;可能也仍有激情,但表达上会更从容。这是四十之后的优势。所以新梦,表达的仍然是小欣喜和小希望,但更坚定更从容。
三、《白鱼新梦》主要都写的是什么?
刘伟鹏:《白鱼新梦》写的千古名篇的另一种风流。我通过什么去评价一个时代?是政治吗?政治总是差不多。也不是经济,因为经济过于具体。通过风俗吗?风俗太零散。那什么最适合体现一个时代呢?是这个时代的文化结晶,诗歌、文章与艺术,是证明一个时代最好表达,什么样的时代就有什么样的文化。
每个时代都有伟大的作品,比如我们说到汉,汉是天上的银河,天汉起于东方,壮阔之水为天际之水。汉辽阔自信。汉族、汉人、汉字,皆起于汉。只有星辰可比汉之浩大,汉之浩大又在于其精神的强大。封狼居胥,扬威漠北,直捣龙城,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入关山五十州,匈奴未灭,何以为家,汉朝士子率先将国与家的概念联系在一起。我们看与汉朝相关的文字,都有这种不屈的、强大的精神。
再比如我们看晋代,晋代出很多有名的隐士。他们一边宣称要志向山林,一边又对政治抱有期待。这与魏晋南北朝朝代交替频繁有关,从司马炎篡位到八王之乱,再到五胡乱华,一百五十多年间,动乱日子多,太平年月少,这中间,因为新政权的创建需要有示范者和代言人,就突出了隐士的地位。隐士形成了一道特殊的风景,他们用个体的放浪形骸来表达自由的精神,但同时又抱有对政治的幻想,这些交杂在一起,产生出畸形的花朵,这一朵一朵的花,都是对社会对抗的产物。
还有唐和宋。大唐盛世,其壮阔来自于人才的开放、科举的开明和民族大融合;没有狭隘的观念,不介怀外来事物,自由地学习,融合宗教,心无芥蒂。唐容万物,是唐的魅力;而宋则以宽松的文人环境著称,臣君能激辩争论,读书人建言献策可畅所欲言。同僚之间虽政见不同,但多半限于君子之争,没有肉体消灭,这种环境创造出杰出的作品,所以宋的文化艺术,还有教育和科学都呈现出格调高雅的、空前绝后的、令全世界倾倒的美学状态。
每一个朝代都有伟大的作品,这些作品千古流传,千古名篇是对一个时代最好的表达。所以我选择以“狂草来表达时代特质”、以“千古名篇来描述历朝风流”。
四、文化评论员杨青说这种表达很有力量。你怎么看待这个评价?
刘伟鹏:感谢这个评价。现在的中国书法市场,呈现出一种集体迷茫的状况。创作者们都在寻找出路,有的往古里寻,有的配合现代科学创意,都在想办法。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独辟蹊径的,以丑为美,搞出一些丑态书,影响市场,也令人担忧。但整体来说,整个风潮是向上的、是积极的。前面我们说有什么样的时代就有什么样的文化,现在这个时代是一个鼓励积极创新的时代,所以创作者们都在积极的探索,在探索与创造的过程中,允许出现一些走偏的现象出现。我个人更愿意向河流上游探索,因为中国历史五千年文明,可学习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以史为师,向古里深究尚且学不够,哪还有心思自己去捉摸呢?
四、作品先是配有字幕,后全篇删除,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刘伟鹏:这是我和祝天一老师俩人商量的结果。祝老师是知名的摄影师,他对问题的看法总是具有前瞻性。他认为用简单的、具有现代感的镜头来表达历史,这种对比,可能更有力量。我十分赞同他的观点。所以后来干脆把字幕配音全部拿掉,只用画面和细节来表现。的确,对历史的表达,不一定要沉在历史中,跳出来,用一些现代元素,可能效果也会不错。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82 3641 3660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