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管理要质量不要数量,管理要向内求不向外求,业务要做减法不做加法。金融的业务发展,宁可慢一点,也不能太快。”——恒昌创始人兼CEO秦洪涛
2023年是寻找确定性的关键之年!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593,03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比一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这个成绩不仅明显快于2022年全年3%的经济增速,也快于疫情三年期间年均4.5%的增速,经济回升态势比较明显。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家高端智库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发表主旨演讲
但受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及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影响,国民资产配置、财富增值依然面临较大挑战。经济不确定性下,上半年资产波动加剧:A 股先涨后跌,波动加大;美债收益率一波三折;中国国债收益率波动下行;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增大;大宗商品震荡走低……
令人意外的是,私募股权市场在上半年呈现了稳健发展的态势,私募基金管理规模保持增长,这成了诸多不确定性中的一束光。
正如恒昌创始人兼CEO秦洪涛先生所说,“价值管理要质量不要数量”,那么,如何在财富管理市场中进一步寻找、聚焦确定性机会?
8月5日,以“开新局 智未来”为主题的恒昌财富论坛在青岛成功举办。恒昌在论坛上发布的《2023下半年宏观经济展望及资产配置策略指引》(下文简称:《指引》)给出了三个重要的结构性方向。
1、《指引》揭秘私募股权三大“结构牛”
看好硬科技、新能源、创新医疗“三轮驱动”为代表的高景气、高增长、高确定性赛道。——《指引》
受“疤痕效应”影响,2023年一些行业的复苏不及预期,这是否意味着投资风险判断依然处于迷雾区?
恒昌以《指引》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由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恒昌宏观经济研究室学术顾问宗良博士亲自指导完成的《指引》,涵盖了全球宏观经济分析、大类资产走势预判、资产配置策略等内容。
在此背景下,全球大类资产走势将呈现明显变化。下半年,A股大概率震荡回暖,结构性行情依然是主要演绎方式。私募股权投资者可继续关注以硬科技、新能源、创新医疗“三轮驱动”为代表的高景气、高增长、高确定性赛道。
《指引》认为,近年来,私募股权和创投机构作为直接融资的重要渠道、创新资本形成的重要载体,在赋能科技创新、助力新旧动能转换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私募股权的政策导向逐步趋于完善——7月9日,《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正式对外发布,这是我国私募投资基金行业首部行政法规。宗良博士表示,政策激发私募股权基金活力,下半年私募股权市场将乘政策东风,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台阶,并为科技创新领域引入更多“活水”。
“活水”会流向哪里?
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诸多行业趋于成熟,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也意味着在经济复苏浪潮中各行业齐头并进式的高增长几无可能,“结构牛”行情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会成为主流,这也意味着资产配置也要“精准施策”。
硬科技、新能源、创新医疗就像经济复苏的“泉响、鸟叫、蝉鸣”,在《指引》看来,以上三者是最具确定性的“结构牛”赛道,它们代表了“春天”来临前的信号,也是引领经济复苏的三驾“确定性”马车。
2、泉响、鸟叫、蝉鸣
中国企业的“提前跨国化”,将为中国“世界工厂”,开辟更大的“世界市场”。——樊纲
泉响:硬科技铸就长期竞争力
据媒体报道,百度、字节跳动、腾讯和阿里巴巴向英伟达下单订购50亿美元的芯片,用于人工智能系统。
从2018年的中兴通讯事件到华为被美国打压,再到今天互联网巨头纷纷订购海外芯片,无一不在证明:国产替代化势在必行,而硬科技是国产替代化浪潮中最悦耳的“泉响”。
《指引》认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支撑,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中国高度重视制造业转型升级,并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尤其在2023年以来,ChatGPT横空出世引发新一轮的科技创新浪潮,预计在政策的积极引导下,以高端制造、半导体芯片、数字经济、专精特新等为代表的硬科技赛道将投资向好。
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吴世春也在2023恒昌财富论坛上表示:“投资‘独角虎’要扎根实业、扎根科技,与国家的意志同频共振。中美‘脱钩断链’,国产替代性项目的机会未来十年都在。”
鸟叫:“双碳”带来的大市场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双碳”目标如同新能源报春的“鸟叫”,时刻提醒我们这场能源革命所孕育的资产配置机会。
《指引》表示,新能源已成为我国的全球优势产业,以光伏、风电、氢能、储能、锂电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市场发展向好,将获得资本市场的持续青睐。此外,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燃油车是大势所趋,也是我国实现弯道超车的必由之路。
今年以来,我国不断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持续推进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生产和出口实现大幅增长,市场竞争力稳步增强,投资收益增加,行业优势凸显。预计2023年下半年该产业的乘用车、零部件、能源金属、电池、光伏设备等细分板块仍将延续高景气。
蝉鸣:与人类共舞的创新医疗
大健康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而创新医疗则是这场马拉松中那不绝于耳的“蝉鸣”。
“健康中国”战略明确指出,到203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达到16万亿元。
《指引》表示,新冠疫情促使国民健康意识提升,许多人从被动接受治疗转为主动进行健康管理,医疗健康市场前景广阔。随着医疗改革深入以及医疗健康市场的迅速开展,医疗健康行业将保持高速成长。同时,依托于大数据、5G、物联网、AR/VR等数字技术的进步,创新医疗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正在落地,预计未来创新医疗将保持高速成长。围绕国产自主化、国际化、高端制造、普惠医疗等优势赛道的创新企业,有望成为行业“隐形冠军”。
值得一提的是,《指引》所指的三大确定性赛道有一些共性可循,首先是国家级的政策支持,其次是方兴未艾的市场环境,最后则是“跨国化”带来的长期机会。
恒昌特邀重磅经济学专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家高端智库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指出,全球化不会结束,但多种因素导致全球产业链发生调整。从长远来看,很多企业或早或晚都要成为跨国公司,而地缘政治变化倒逼一批中国企业“提前”走出去。跨国化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中国经济在受各种遏制的情况下更需要开放发展,所以中国企业的“提前跨国化”,将为中国“世界工厂”,开辟更大的“世界市场”。
总体而言,《指引》给出的三大“结构牛”之所以牛,是因为这三大赛道都是在做难而正确的事,这正与恒昌的价值观吻合,正如秦洪涛所说:金融的业务发展,宁可慢一点,也不能太快。
3、客户至上铸就恒心12载
恒昌至今已走过12载发展之路。秦洪涛在恒昌财富论坛上发表的题为《恒心12载 梦想有光芒》的主旨演讲中认为,“盯着如何满足客户的所有需求,从产品的需求上思考做业务”是恒昌活下来的重要原因,也是未来黄金十年更好的活下去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
有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的民营企业平均寿命大约是3.7年,中小型企业的平均寿命更为短暂,只有2.5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也只有7—8年。而默默走过跌宕起伏12载的恒昌,依然续写着新的中国民企成长故事,这背后离不开恒昌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投研为驱动,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发展思路。
正如此次《指引》,是恒昌自2018年以来的第10次连续发布。六年来,恒昌组织内外部宏观经济投研团队菁英,通过扎实的数据论证和深厚的理论研究,持续深入分析中西方宏观经济和市场行情演变的底层逻辑,为投资者投资决策提供价值参考的同时,也为恒昌未来黄金十年的发展布局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在12年的发展成长历程里,恒昌积淀了丰富的实操经验,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不断提升投研能力,紧扣经济脉搏不断优化提升底层认知能力。同时,也积极与学术界、投资界的顶流专家坐而论道,动态把脉资产配置走向。今年,在北京、广州、青岛连续举办的三场财富论坛上,就齐聚了朱民、樊纲、宗良、姚余栋、吴世春、郑伟鹤、王啸、李竹、陶冶等多位产学研投大咖。
在此次论坛中,大咖们有许多观点均剑指同一趋势。宗良博士指出:科技自立自强、低碳化转型、人口结构变化等将带来投资新机遇,硬科技、新能源、数字化转型、创新医疗等行业未来发展和投资空间巨大。
樊纲也表示:智能汽车新赛道、新能源技术与设备、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及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生物医药、城市群的发展等新兴产业有望成为未来的经济新增长点。
吴世春则指出:新能源、新材料、半导体、军工、数字化、智能制造、商业航天等重点赛道有望多点开花,迎来结构性行情。此外,生成式AI大模型开始商业化,可以等待应用性机会。
上述三位顶流所提出的投资赛道、增长机会,与《指引》锁定的三大“结构牛”不谋而合。科技创新是大势所趋,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是实现经济结构变革和发展动能转换的必由之路。由此,在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恒昌也将携手投资者共享经济高质量发展红利。
砥砺12载,坚守“以客户为中心”的恒昌见证了社会经济的跌宕起伏,并与客户一同携手穿越周期。在这不确定的时代中寻找确定性机会,在相互陪伴中度过信心的冰点时刻,这或许就是一种最长情的告白。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