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天寿《沙汀栖鸭图》赏析
宋行标
潘天寿的画,最突出的一点即是他善于运用“造险”与“破险”的构图手法。其实这手法不仅是用于构图上,还深深地贯串到作画的各个组成部分。潘老的画所以能雄浑、奇特、磅礴、壮阔、富有独创性,给人以新鲜、惊异、振奋、向上的感受,都和他的“造险”与“破险”的艺术表现有着因果的关系。
晋代顾恺之就提出“迁想妙得”的创作原理,分明作画要善于设想,意在笔先,意高则高,意奇则奇,思路不凡者,其画亦不凡。潘天寿作画要极为“自负大胆”,逼着气抓住重点,从大处、高处、新奇处涉想,所贵取法乎上,而不是墨守成规,师古自缚。描绘自然,也要动中取势,变中见奇。平莫如水,遇危石则银花四溅,重莫如山,绕白云而通体皆灵。他最反对琐琐屑屑平平板板的作品,认为“文似看山不喜平”,作画也当这样,诗有起承转合,文有抑扬顿挫,画家也要有奇思别想和出神入化的艺术手腕,基于这样的创作思想,潘老乃相应地追求一种不平凡的艺术表现,即为“造险、破险”。
潘天寿《沙汀栖鸭图》
此幅《沙汀栖鸭图》为1961年所作,先大胆地写出一块见方的磐石,仿佛倒山,这种以方合方的构图法,显得板实,容易扼塞画幅的气机,有如斗室内一榻横陈,很难布置他物,感到局促,仿佛自陷于险境之中,是为“造险”。但潘天寿胸有成竹,提笔在画之上下左右,视位置所宜,点缀芦苇丛丛、沙汀栖鸭,顿觉生气蓬勃,化板为奇,是为“破险”。《沙汀栖鸭图》中,以一左大右小之长方形巨石,突兀图中,石上再立栖鸭,更见得下重上轻,左重右轻,有向右倾斜之意,造成一种岌岌可危的险局。因而他就在图上方题款识,占约三分比例,使上下气脉贯通,增加了上部的重量,既破了“险”,又点明了主题。
潘天寿的鸭以及种种飞禽以笔力雄劲、气势豪迈著称,而又严谨理性、意匠经营,这幅《沙汀栖鸭图》就充分的体现了潘天寿经营之精到、法度之森严。芦苇粗线勾勒,基本不加皴染,沙汀上涂笔淡而温暖,并且不涂死,中间留出一带空白,这些都是潘天寿的常用画法,以求灵动通透的效果,进而辅以浓淡相当的墨点,加强沙汀之量感。鸭栖立于沙汀之际,墨羽拍打,喙非扁平而尖锐,蹼掌非润滑而利边缘,目炯炯而烁,仿佛羡慕飞翔鸿鹄,以盼望有待时日,自己也能得踏风斩浪,扶摇九万之上,又怎可以安顿于这小小的弹丸沙汀!潘天寿是在传统受到轻视的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作为传统的捍卫者,今人却惊讶的发现,他把传统和现代两极不露声色地柔和其中。
艺术的天地是很广阔的,表现技法也是极多样的,即使是同一个人的创作,也有在统一基调上的不同变化。以潘老的作品论,有以雄奇古拙取胜,有以秀媚清丽见长。“造险、破险”因为独辟蹊径,自成一家法,学习却不可徒袭其貌,乱用其法,而应师其那种孜孜求创,老而弥笃的精神,如不顾性情学养,执一而泥,则愈学愈远,不足与言创。
作者简介:
宋行标,字修水,号长石,1957年7月出生,浙江绍兴人,现为浙江省文化产业学会副会长。先后出版著作共计70余万字,获优秀著作出版奖;同时发表理论文章50余万字,分获省级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及哲学课题奖。
主要著作:
·《中国绍兴水文化》 中华书局 2001年3月
·《长石论集》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1年8月
·《画坛拾微》 西泠印社出版社 2006年3月
·《近现代中国绘画名家名作赏析》 西泠印社出版社 2007年1月
·《情系江南——艺术家笔下的江南水乡》 西泠印社出版社 2009年3月
主编书目:
·《商学之祖范蠡与当代绍兴商人》(主编:吴慧、副主编:宋行标)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8年4月
·《水墨江南》 西泠印社出版社 2004年4月
·《文化江南——陈逸飞、潘鸿海、梁平波绘展作品集》西泠印社出版社 2004年3月
·《潘鸿海油画作品选集》 西泠印社出版社 2007年10月
·《王羲之书法全集》(1—10卷)(主编:江吟、宋行标)西泠印社出版社 2008年6月
·《陆俨少绘画作品典藏》 (编著:陆亨、宋行标)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13年5月
·《林风眠绘画作品典藏》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13年6月
·《长石斋珍藏集》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13年6月
·《国风——中国近现代艺术珍选集(全二册)》 西泠印社出版社 2018年5月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