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实现植物药可卡因的从头生物合成;北京大学药学院教授刘涛团队与华东师范大学叶海峰团队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让“吃氨基酸饼干治糖尿病”成为可能;大连化物所利用合成生物技术高效合成香紫苏醇……
2022可谓合成生物技术爆发“元年”,在各个领域的技术突破为合成生物技术的落地场景提供更多想象空间和可能性。
合成生物技术将带来巨大产业市场
合成生物学是在基因组学和系统生物学的基础上,融会工程科学原理,综合利用分子生物学、化学、物理、数学、信息学和工程学的知识和技术,对生命系统进行重新编程改造或从头设计合成,创建新的生命体系,被喻为生命科学的第三次革命、认识生命的新钥匙和改变未来的颠覆性技术,是新一代生物技术的基石。
有专家指出,合成生物学主要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作为基因编辑的工具和方法,可以应对人类遗传疾病的治疗或延缓衰老;二是DNA信息数据的存储;三是通过细胞工厂生产各种物质来满足社会的需求,解决传统生产方式所造成的资源、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及挑战。
以医疗领域为例,合成生物学的应用包括细胞免疫疗法、RNA药物、微生态疗法、医疗耗材、药物成分生产和制药用酶等,以及天然药物、抗生素等人工合成,可以解决药品供应和价格昂贵等问题。
在DNA信息数据存储上,如天津大学合成生物学团队创新DNA存储算法,将十幅敦煌壁画存入DNA中,为长期保存人类历史文化遗产提供了潜在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在食品工业方面,利用合成生物学创建细胞工厂,可以生产人造肉、人造奶、代糖等,不仅能够建立更加安全的食品供应链,还能够有效节约土地、水等资源,解决粮食短缺等问题。
此外,通过合成生物技术,还能够生产L-丙氨酸等化工产品、护肤品原料角鲨烷等各种原料物质。合成生物的影响可覆盖医疗健康、科研、化学品、环境监测、农业、食品和饮料等诸多领域。
据麦肯锡预计,未来全球物质投入中的60%和全球疾病总负担的45%,都可能通过合成生物学方式解决。未来10-20年,合成生物学每年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将达到1.8万亿-3.6万亿美元。
企业参与破解合成生物产业化难题
尽管合成生物技术成果近年呈现井喷式爆发,但在合成生物技术落地的过程中,仍面临着选品及产业化、市场化等重要难题。有专业人士指出“理论上,全球60%以上的重要化学品、燃料、天然产物及原材料等,都可以采取生物合成的方法得到;但事实上,目前真正实现的生物合成制造只有不到6%。”
6%与60%这两个数字,折射出合成生物技术从科研成果到产业转化之间的巨大差距。而要解决这一难题,让合成生物技术真正产生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就必须要有具备产业转化能力的企业的积极参与。
目前在我国合成生物产业赛道上,华熙生物是具备较强产业转化能力的全产业链企业之一。作为生物科技公司和生物材料公司,华熙生物具备20多年生物活性物质的产业转化经验,拥有行业领先的微生物发酵技术。且目前华熙生物已建成全球最大的中试转化平台,能够快速实现各种物质的产业转化。
资料显示,通过合成生物技术,华熙生物已经在gamma-氨基丁酸、5-氨基乙酰丙酸、依克多因、麦角硫因、人乳寡糖、硫酸软骨素、肝素、胶原蛋白等众多前景物质上逐步实现产业转化。同时,华熙生物还与多家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校展开共创合作,加速推进合成生物科研成果的产业转化。
除了产业转化能力之外,华熙生物也具备合成生物产业链前端的底盘细胞设计能力及终端市场转化能力。
在前端菌种及合成技术上,华熙生物目前拥有酵母菌、谷氨酸棒杆菌、大肠杆菌等生产各类生物活性物的丰富的底盘库,并且已建设完成高通量自动化、微流控等筛选平台、AI蛋白质预测平台、发酵优化筛选平台等,这将加快底盘细胞及产品的快速迭代能力,6-12个月即可实现从设计DNA到形成产品。同时华熙生物从原料到医疗终端、消费终端的全产业链市场运营经验,能够为合成生物“选品”提供洞察和指导,有效推进合成生物技术的市场转化。
资料显示,目前华熙生物已经成为国内“唯一”集合成生物“研发创新能力、中试和产业化能力、市场转化能力”三大能力为一体的合成生物全产业链企业。
有业内观点认为,合成生物学的技术落地更应该从需求端而非供给端寻求机会,而全产业链企业显然更能将实验室的技术成果与市场的实际需要实现更好的结合。站在合成生物产业潮头的华熙生物等头部企业,将有望承接和推动合成生物技术成果的落地,进而加快推动我国合成生物产业发展,让生物科技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生产生活。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