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生物学时代已来。
近期,美国启动《国家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计划》,宣布将更大力度发展合成生物学。而纵观国内,大到国家发展规划,小到化妆品行业的市场表现,“合成生物学”成了2022年最火爆的赛道之一。
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对中国化妆品行业到底有何意义?这其中,谁又会是扛旗者?
合成生物学时代来临
“合成生物学”究竟是什么?
通俗地说,借助生物技术对微生物进行编程,以制造特殊化学品和化合物,这一过程称为“生物制造”,也是合成生物学的底层逻辑。
简而言之,合成生物学的亮点在于改造和创新,是一种制造方式的变革,也因此成为包括中国在内各个国家重点发展的生物科技项目。美国白宫发布的行业分析表明,在本世纪末之前,生物工程可能占全球制造业产出的1/3以上,价值接近30万亿美元。
从国际形势看,合成生物学在我国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数据,2021年中国合成生物学市场规模约为64.16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39.38亿美元。目前,合成生物学在我国已应用于医药、农业、能源、材料、大健康等多个领域。而大家耳熟能详的热门功效原料,也大都源自合成生物学技术,如角鲨烯、重组胶原蛋白、白藜芦醇、麦角硫因、依克多因,甚至维生素C等。
近两年,国家和地方政府入场扶持,高瓴、红杉等头部投资机构全线入场,除了巨子生物、凯赛生物、华恒生物、蓝晶微生物等合成生物学企业领跑,华熙生物、珀莱雅、贝泰妮等化妆品公司争相入局,国际美妆企业资生堂也将中国“首投”指向合成生物学领域的“新贵”——重组胶原蛋白。可以说,合成生物学已是兵家必争之地,地位堪比“芯片”。
蓝晶微生物联合创始人、CEO张浩千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提出,“合成生物技术很可能会成为人们发掘新材料的源头,带来未来物质生产的新模式。”业内某合成生物企业创始人也表示,“新技术突围,会带来新的原料、新的赛道。”
这种“新”带来的影响和意义,对长期被国外原料“卡脖子”的中国化妆品来说,尤其重要。
在过去的化学合成时代,巴斯夫、杜邦等国际原料巨头已经完成卡位战,中国化妆品原料大都只能做“跟随研究”,属于微创新。如今合成生物学大热,化妆品进入合成生物学时代已是大势所趋,在这个新领域国内外几乎不存在技术差,甚至在某些技术领域中国还处于领先位置,例如中国企业早在20多年前就已开创重组胶原蛋白新技术。
因此,中国化妆品要摆脱“卡脖子”现状,实现弯道超车,合成生物学便是突破点。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言,“合成生物学是中国化妆品行业一个颠覆性的创新机会。”
行业“新贵”:重组胶原蛋白
从应用层面来说,合成生物学的优势就在于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且绿色节能。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陈坚也在近期公开表示,合成生物学可以加快创新,与开发其他生物技术产品通常需要十年或更长时间相比,化妆品上市速度和市场演变可以在几个季度或一年内发生。
事实上,合成生物学在化妆品领域的原料开发中便已经凸显这些特质,特别是那些动物提取或化学合成存在不足的品类,典型如胶原蛋白。过去主要以化学酶法通过猪皮、鱼皮、牛皮等提取动物源胶原蛋白,制备工艺简单,但易产生细胞毒性,且有引入病原微生物、产生排异反应的隐患,这也是传统胶原蛋白产品多年一直不温不火的原因。
但通过合成生物学(基因工程发酵)工艺得到的重组胶原蛋白,不仅纯度高、性能高,且更安全温和。当下,重组胶原蛋白俨然已成为中国化妆品的行业“新贵”。在原料生产端,已诞生巨子生物、锦波生物、江山聚源等具有代表性的企业。
在消费端,重组胶原蛋白护肤风口正在形成,且产品形式丰富,如率先入局的巨子生物旗下可复美、可丽金等,还有薇诺娜、樊文花、溯华等品牌,也都相继推出重组胶原蛋白相关产品,涉及多家国内头部企业。
众所周知,上一个让中国在化妆品原料领域扬眉吐气的,还是透明质酸钠(玻尿酸)。数据显示,全球75%的玻尿酸产品来自山东,华熙生物、昊海生物、福瑞达、焦点生物等企业也成长为玻尿酸的龙头企业。而关于重组胶原蛋白是否能成为下一个“玻尿酸”的讨论,也在业内持续发酵。
据了解,玻尿酸属于大分子多糖类物质,一般为800-1500000道尔顿,而在由巨子生物研发的Human-like重组胶原蛋白仿生组合中,mini小分子重组胶原蛋白肽的分子量仅217道尔顿,为最小玻尿酸的1/4左右(一般道尔顿数值越小越易于人体吸收)。一个成年人的身体胶原蛋白平均含量高达3000g,是玻尿酸(人体含量约15g)的200倍。对于自带“修护、抗皱”属性的胶原蛋白来说,其在“无功效不护肤”的当下,前景更明确,实属一片蓝海。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1年中国的功能性护肤产品市场规模已经达到308亿元,预计未来五年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8.8%。其中,基于胶原蛋白的功能性护肤产品市场同期年复合增长率预计约为52.6%,超过玻尿酸产品。
谁是新时代的扛旗者?
在我国,对重组胶原蛋白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当时整个合成生物学在国际上也处于起步阶段,到2000年,“合成生物学”在国际上才被重新定义。
而这一年,西北大学范代娣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在众多研发队伍中脱颖而出,率先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养出系列具有不同功效的重组胶原蛋白。这是首个中国人自主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组胶原蛋白,也意味着,中国在全球重组胶原蛋白领域的领先性。
同年,巨子生物诞生,率先开启重组胶原蛋白的产业化,并逐步搭建了一个强大、务实、创新的重组胶原蛋白技术平台。20多年间,巨子生物研发出了33种不同类型的重组胶原蛋白,并开发了105个SKU的终端产品,其中可复美、可丽金等品牌表现亮眼。数据显示,巨子生物2019年-2021年收入总和近37亿元,从技术、生产到销售,各方面成绩表现亮眼,成为国内重组胶原蛋白领域的龙头企业。
实际上,重组胶原蛋白赛道日益火爆,与巨子生物在这一领域长期坚持投入,搭建全产业链平台不无关系:
在科研领域,由巨子生物首席科学家范代娣教授等编著的《胶原蛋白材料》一书,帮助相关科研人员更全面地认知重组胶原蛋白,助推行业发展,并体现了该项技术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的重要地位。不仅如此,该书的出版意义重大,是为了纪念中国化工学会成立100周年以来,最值得关注并突破了国外“卡脖子”限制的15项关键技术,从而牵头组织编写的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先进化工材料关键技术丛书”之一,代表了先进化工材料各领域的最高水平;
在临床医疗领域,巨子生物邀请国内知名的皮肤美容、皮肤激光、皮肤外科专家,共同推出的专家共识《重组胶原蛋白在皮肤病与皮肤护理中的应用》也在今天正式发布,旨在帮助临床医生,指导临床治疗和创新研究;
在消费市场领域,巨子生物与美垂类消费决策平台美丽修行合作共创《胶原时代|2022重组胶原蛋白护肤新趋势洞察》报告,以知识科普帮助消费者树立正确护肤认知体系,了解胶原蛋白护肤原理。
近两年巨子生物作为受邀课题承担单位,承担三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两项“863”计划,依托合成生物学平台在生物科学领域大放光彩,展现出了全方位的硬核实力。
9月24日巨子生物22周年庆发布会现场,巨子生物高级副总裁段志广博士做主题演讲
或许对其他企业和品牌来说,重组胶原蛋白是这两年才火起来的蓝海赛道,但对巨子生物来说,重组胶原蛋白表面的“一夜成名”,背后是其数十年的坚守,默默为行业开路的“水到渠成”。
今年8月1日,由巨子生物等为代表的重组胶原蛋白领域领先企业,共同参与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YY/T 1849-2022《重组胶原蛋白》正式发布并实施,意味着重组胶原蛋白产业由“无序”步入健康有序的高速发展,这无疑是重组胶原蛋白产业最好的发展时机。
而在当下以“活下去”为底色的阶段,以巨子生物为代表的重组胶原蛋白企业给行业注入了更多信心。这个信心,来自给行业带来希望与活力的重组胶原蛋白原料,来自巨子生物多年打通的从基础研究到知识成果转化的全产业链道路的前瞻性,也来自重组胶原蛋白市场的欣欣向荣。
合成生物学时代,中国化妆品行业要发展进步,中国化妆品原料要突围而出,重组胶原蛋白无疑就是最好的机会。而巨子生物,显然就是那个扛旗者。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