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广州具身智能与无人智能数据采集训练场签约仪式暨第二期论坛在广州大学黄埔校区成功举办。会上,广东天太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太机器人”)与广州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成立“广州大学—天太机器人研发实验室”,标志着双方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具身智能机器人整机开发与前沿技术探索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本次签约仪式受到政府、高校及行业企业的高度关注。广州市工信局装备工业处二级调研员康书芳,黄埔区民政局党组书记洪森、副局长李中旭,黄埔区工信局副局长袁蝶影等领导出席活动。广州大学副校长李进出席会议并致欢迎辞,会议由广州大学科学研究院书记、副院长李雁主持。
以及来自国地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的技术专家、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多所高校学者,工信部电子五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研究院等科研机构的专家,和广汽集团、广州工控、广州视源等行业代表共同出席并见证合作启动。

优势互补,聚焦具身智能机器人整机开发
双方共建的联合实验室将落户广州大学黄埔校区。实验室将充分整合广州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在路径规划、轨迹优化与策略执行算法、视觉/语义理解与任务场景自动决策、复杂环境下的动态行为控制模型、机器人外观及结构设计等方面的科研优势,结合天太机器人在机器人核心运动单元、整体运动技术方案、精密传动、电机、驱动、运控与材料等底层硬件技术方面的深厚积累,开展具身智能机器人整机系统的联合研发与工程化落地。
广州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始终瞄准国际科技前沿,注重科技成果服务国家与社会经济发展,师资团队中多人曾就职于腾讯、华为、京东研究院、香港联想研究院等头部企业与机构。学院还与粤港澳大湾区多家AI龙头企业达成成果转化与人才培养合作,在大模型与智能应用、大数据分析等领域落地多项产业项目。此外,学院牵头联合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构建了全国首个全球人才大模型,覆盖全球500强高校及科研院所近千万科研人员与上亿条科研成果,并牵头成立广州市人工智能学会,推动行业立法与生态建设。
天太机器人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及专精特新企业,拥有全自研的机器人核心运动技术与硬件支撑能力,累计获得500余项专利,并主导制定了机器人关节模组国家标准《精密电驱动谐波齿轮模组通用技术规范》(GB/T 45865-2025),这也是广东省首个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国家标准,彰显了天太机器人的技术在行业的引领地位。

协同创新,推动技术落地与产业赋能
此次合作构建了“高校科研力量+企业产业能力”的协同创新机制。实验室将围绕具身智能机器人的整机开发,开展从关键技术攻关到产品原型验证的全流程合作,推动机器人从“技术研发”走向“场景落地”。
未来,双方将依托实验室平台,联合开展机器人智能决策、动态控制、结构设计等方向的系统化研究,并积极探索在康养、教育等典型场景中的技术验证与示范应用,以实际需求牵引技术迭代,提升机器人在真实环境中的适应性与实用性。

深化产学研融合,助力行业与社会智能升级
此次合作不仅是天太机器人在技术创新与整机开发方面的重要布局,也为机器人行业注入了新的发展动能。通过校企协同,双方将共同打造“人工智能+机器人+场景应用”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联合实验室与产业实践基地,缓解行业人才短缺问题。
在社会层面,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将有力推动智能设备在多元场景中的普及,助力实现“让机器人随处可见”的愿景,为构建智能化社会提供技术支撑与产业示范。

未来,天太机器人与广州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将持续深化合作,聚焦机器人整机系统与智能行为控制等前沿方向,推动更多原创技术与实用产品落地,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为中国机器人事业的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责任编辑:kj012
11月5日,广州具身智能与无人智能数据采集训练场签约仪式暨第二期论坛在广州大学黄埔校区成功举办本次签约仪式受到政府、高校及行业企业的高度关注以及来自国地共建具身...
在慢性疾病谱系中,呼吸系统疾病始终是影响民众健康的重要领域作为中医气血疗法的临床实践机构,登贵堂中医门诊长期深耕于慢性病领域,在哮喘合并心脏病等复杂慢性病的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