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月的大连,海风裹挟着清爽的气息,
吹拂着大连医科大学的校园。
在基础医学专业的课堂上,
18岁的宫维政总是端坐前排,
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标注着解剖学的知识点,
眼神里满是对医学世界的好奇与执着。
“从长春到大连,从家乡到医学殿堂,
我要在这里扎下坚实的根基,未来用专业守护生命。”
这个来自吉林长春的姑娘,用朴实的话语道出了自己的逐医初心。
家乡印记:萌发医学种子
宫维政的医学梦,始于长春这座充满温情的城市。“小时候常听长辈说,长春的医疗事业有着深厚的积淀,身边也有亲友从事医护工作,白大褂在我眼里就是‘守护’的象征。”她说,童年时期路过医院,看到医护人员忙碌却坚定的身影,心中便悄悄埋下了向往的种子。
真正让她坚定从医信念的,是高中时期的一次亲身经历。“爷爷突发急性阑尾炎住院,手术前后,医生和护士们不仅凭借专业能力缓解了他的痛苦,还时刻关注他的情绪,耐心解答我们的疑问。”宫维政回忆,主治医生那句“医学不仅是技术,更是责任”,深深烙印在她心里。“看着爷爷在医护人员的照料下逐渐康复,我真切感受到医生这个职业的价值,也下定决心要成为一名能给他人带来希望的医者。”
高考填报志愿时,宫维政毫不犹豫地将大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专业列为首选。“大连医科大学的医学教育实力雄厚,基础医学更是临床医学的‘地基’,只有把基础打牢,未来才能在医学领域走得稳、走得远。”她解释道,虽然家人曾担心医学学习的艰辛,但看到她的坚定与热爱,最终全力支持她的选择。“爸妈说,只要是对的方向,就放心去闯,他们永远是我最坚实的后盾。”
校园逐梦:开启医学探索之旅
踏入大连医科大学的校园,宫维政正式开启了医学探索之路。基础医学的课程远比她想象中严谨复杂——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每一门课程都需要精准的记忆和深刻的理解。“刚开始接触解剖学时,面对复杂的人体结构,确实有些无所适从,光是骨骼名称就记了好几天。”宫维政说,但她没有退缩,而是迅速制定了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
每天清晨七点半,她都会准时出现在自习室,借着晨光背诵人体系统的知识点;课堂上,她专注倾听老师讲解,遇到疑难问题及时标记,课后主动追着老师和学长学姐请教;晚上回到宿舍,她会结合教材和网课梳理笔记,用思维导图搭建知识框架。“医学知识容不得半点马虎,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关系到未来患者的生命安全,必须牢牢掌握。”
扎根坚守:逐医之路步履不停
在学习过程中,宫维政也遇到过不少挑战。生物化学的复杂公式、解剖学的抽象概念,曾让她多次陷入困惑。“有时候一道题要琢磨好几天,甚至会产生焦虑情绪。”但每当这时,她就会想起爷爷康复时的笑容,想起自己的初心。“一想到未来可能会因为我的努力,让更多患者摆脱病痛,所有的辛苦就都变成了动力。”
谈及未来的规划,宫维政有着清晰的目标。“大一、大二重点夯实专业基础,熟练掌握核心知识点和实验技能;大三、大四争取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项目,积累科研经验,培养创新思维;毕业后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专注于基础医学研究。”她表示,希望未来能在心血管疾病或神经生物学领域深耕,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医学之路漫长且艰辛,但我会始终保持热爱与敬畏。”宫维政说,她深知作为一名医学生,肩负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使命。“未来,我会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升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努力成为一名有温度、有担当的医生,用实际行动践行对医学的承诺。”
从长春到大连,跨越千里的距离;从懵懂少女到逐医学子,怀揣坚定的初心。宫维政正以饱满的热情、踏实的态度,在大连医科大学的沃土上扎根成长。她的故事,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青春风采与责任担当,也传递着对医学事业的执着与坚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个怀揣梦想的长春姑娘,一定会在医学领域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