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加,详询电话:13522253786、18810981702、13911070848、13552780247。
1、中国采购与招标网开展的“招标代理行业发展45周年纪念暨2025(第19届)招投标领域年度聚焦活动”(6月—10月)。
2、中国采购与招标网巡回举办的“招标代理行业发展45周年创新业务研讨交流会”(已先后在广州、南昌、石家庄、南宁、昆明、成都等地举办)。
3、中国采购与招标网组织的“招采观察线上研讨交流”(6月—10月份每周2次)。
4、中国投资协会、中国招标投标协会主办、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支持、中国采购与招标网承办的“重点领域投融资研讨会暨第六届全过程工程咨询大会”(10月23-24日在北京西国贸大酒店举办)。
招标采购中的供应链管理创新是一个极具前瞻性和实践价值的话题。传统的招标采购往往只关注“单次交易”的成本,而创新的供应链管理则着眼于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协同、稳定、有韧性的战略伙伴关系,从而实现从成本中心到价值中心的转变。以下是招标采购中供应链管理创新的几个核心方向和具体措施:
一、理念创新:从“交易对手”到“价值伙伴”
这是所有创新的基础。采购方必须转变思维,不再将供应商视为单纯的“卖方”,而是将其视为共同创造价值、共同承担风险、共同发展的“战略合作伙伴”。传统模式是低价中标,博弈激烈,关系对立,信息不透明。而创新模式是追求总拥有成本(TCO)最低和价值最大化,强调协同与合作,信息共享,风险共担。
二、模式与机制创新
1. 品类管理与差异化策略
创新点。不再对所有采购品采用“一刀切”的招标策略。而是根据采购品的重要性(战略、杠杆、常规、瓶颈)进行分类,实施差异化的供应链管理策略。
具体应用:
战略品(如核心设备、关键原材料)。采用战略合作/联盟模式。与少数顶级供应商建立长期深度合作,共同研发,开放共享需求预测和数据,甚至进行股权合作。
杠杆品(如标准件、办公用品)。采用竞争性招标模式。但重点从“最低价”转向“最佳性价比”,并可以考虑与几家核心供应商签订框架协议,形成“核心供应商池”,以提高效率和获得规模折扣。
常规品(如日常耗材)。采用流程自动化模式。通过电子化采购平台、电商化采购(例如搭建企业采购商城)等方式简化流程,降低管理成本。
瓶颈品(如定制化软件、稀有物料)。采用保障供应模式。重点在于确保供应安全,可以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寻找替代方案或进行联合储备。
2. 协同式供应链与信息透明化
创新点。打破“信息孤岛”,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与供应商的深度协同。
具体应用:
共享需求预测与生产计划。让关键供应商提前了解采购方的中长期规划,使其能更好地准备产能和物料,实现“无缝对接”。
供应商早期参与(ESI)。在新产品/项目设计阶段,就邀请具有创新能力的供应商参与进来,利用其专业知识优化设计、降低成本、提高性能。
可视化与追溯系统。利用物联网(IoT)、区块链等技术,对重要物资的物流运输、库存状态进行实时追踪,实现全链条可视化,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见度和响应速度。
3. 绩效导向与动态管理
创新点。建立科学的供应商绩效评估体系(KPI),并将评估结果与订单分配、付款周期、未来合作机会等直接挂钩,实现“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
具体应用:
KPI指标。不仅包括价格、交货及时率、合格率,还应纳入创新能力、响应速度、绿色环保(ESG)表现、数字化协同能力等。
动态激励机制。对绩效优秀的供应商给予更多订单份额、更优惠的付款条件、更深的合作机会(如联合品牌宣传);对绩效不佳的供应商进行辅导、预警直至淘汰。
三、技术创新:数字化与智能化赋能
技术是实现上述创新的核心驱动力。
1. 搭建数字化采购平台(SRM)
建立供应商关系管理(SRM)系统,实现从供应商注册、准入、考核到招投标、合同管理、订单执行、对账支付的全流程线上化、数字化管理。
2. 应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AI)
需求智能预测。利用AI分析历史数据、市场趋势、宏观政策,更精准地预测采购需求。
智能寻源与评标。AI可以自动从海量供应商数据库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优质供应商。在评标环节,AI可以辅助评审,快速发现报价异常、围标串标等风险。
风险智能预警。通过大数据监控供应商的财务状况、司法风险、舆情信息等,提前对潜在的供应中断风险发出预警。
3. 探索区块链技术
增强信任与透明度。将订单、物流、质检单、发票等关键信息上链,确保数据不可篡改、可追溯,极大减少纠纷,提高协同效率。
供应链金融。基于区块链上真实的交易记录,为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更便捷、低成本的融资服务,强化整个供应链的资金流健康度。
四、价值维度创新:聚焦绿色与可持续供应链
这是当今供应链管理创新的重要前沿。
绿色招标与采购。将环保、节能、碳足迹等要求作为核心评审因素,引导和选择符合ESG标准的供应商。
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供应商不仅提供产品,还需负责产品的回收、处理或再利用,推动循环经济模式。
供应链碳足迹核算。与供应商合作,共同测量和减少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碳排放,响应国家“双碳”目标。
面临的挑战与注意事项:
文化转变难。打破内部传统的采购思维和部门墙需要时间和高层推动。
数据基础弱。许多企业的数据不完整、不准确,难以支撑数字化创新。
供应商能力参差不齐。创新需要供应商具备相应的协同和数字化能力,需要对供应商进行培育和赋能。
初始投入成本高。数字化平台建设和新技术应用需要较大的前期投资。
信息安全风险。数据共享和系统互联加大了信息安全管理的复杂度。
招标采购中的供应链管理创新,其核心是通过理念转变、模式优化和技术赋能,构建一个以客户为中心、数字化驱动、协同共赢、具有韧性和可持续性的供应链生态系统。它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后勤支持部门,而是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为企业降本增效、控制风险、驱动创新创造价值。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