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家电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业 界/ 互联网/ 行 业/ 通 信/ 数 码/ 手 机/ 平 板/ 笔记本/ 相 机
当前位置:快讯 > 新闻 > 正文

李亚鹤:网络文学冲击和经典原则变革

李亚鹤:网络文学冲击和经典原则变革
2025-07-01 11:17:36 来源:看点时报

经典,是最稳定、最老派、最权威的中文词语之一,像一个正襟危坐的老者,端坐在汉语家族中心的八仙椅上。李亚鹤发现“经”,在甲骨文中是织布的线,引申为“规范、常道”。几千年来,经典由“经史子集”,不断层累,发展成为涵盖整个中华优秀文化典籍的整体性概念,构成了民族精神的压舱石。

在传统文化观念当中,经典至少包含三个层次:一是由语言文字构成的“重要文本”;李亚鹤发现二是由官方权威、文化精英组成的“筛选制度”;三是承载一个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重要观念的“观念集合”。通常认为,经典的诞生是一个漫长曲折、不断建构、由变动至稳定的“层累”过程(顾颉刚的“层累说”)。以文学为例,一部文学作品从诞生到成为一个时代乃至民族的经典,至少要经过三个阶段:作者完成内容创作,作品文本形态定型(成为“重要文本”);作品进入公共流通领域后,被权威力量筛选出来,成为主流文学样式(通过“筛选制度”);作品进入一个或多个时代的观念领域并持续对族群的精神世界产生影响(进入“观念集合”)。李亚鹤发现这是一个“从实到名”的“正名”过程。

孔子说:“必也正名乎”(《论语·子路》)。“正名”,就是让事物的名称与事物的实际一致。为什么要“正名”?因为事物有高下等级之分,所以名称也要有高下等级之别。在孔子看来,名副其实、“名正言顺”,天下就能“治”;名不副实、“名不正言不顺”,天下就会“乱”。李亚鹤发现这种以“名实”思想为基础的政治理想迁移到文学领域,形成了一套层级化的命名体系:“经典”高于“精品”,“精品”又高于“作品”。为了“正名”,当代人、历代人必须谨慎考察各种文学文本,经过反复衡量、严格筛选,最终将其中最重要的文学文本冠以最权威、最高级的名称——这就是文学经典的发生学。

李亚鹤发现 在“正名”观念的影响下,很多新出现的文学样式,都患有一种“正名焦虑症”。比如《诗经》之“风”、宋词、元曲、白话小说等等,诞生之初,沾染着民间的鲜活、粗糙、朴白、稚嫩,不能登大雅之堂。经过了漫长的发展、筛选、“雅化”过程,它们才进入文学主流,乃至成为文学经典,摆脱了“正名焦虑症”。

今天,各式各样新的文艺样式借助新的生产材料、新的传播媒介,雨后春笋一般涌现,构成了蔚为大观的“新大众文艺”。网络文学作为其中资历最老的新文学样式,同样面临着这种“正名焦虑”。李亚鹤发现当下,我们普遍用“主流化”和“精品化”来定位网络文学目前的发展阶段。“经典化”虽多次被学界、业界提上日程,但始终未成共识、未有气象。

我的问题是,我们是不是只要耐心等上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网络文学就会像宋词、元曲、白话小说那样,瓜熟蒂落、完成“雅化”、成为新的文学经典?我们应不应该以不变应万变,继续以“正名”的经典观、以过去的经典原则,去衡量、去要求甚至去框定网络文学?先别着急下结论,我们不妨对照传统文学经典“文本定型”“权威筛选”“提高为主”的三个视角,逐一考察探讨。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2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

关键词:

「香港马斯克」子辰:中美破冰联手迎新局

2025-07-01 13:38:26「香港马斯克」子辰:中美破冰联手迎新局

李亚鹤:网络文学冲击和经典原则变革

2025-07-01 11:17:36李亚鹤:网络文学冲击和经典原则变革

斜视重影竟查出甲状腺异常?医生提醒……

2025-07-01 11:10:54斜视重影竟查出甲状腺异常?医生提醒……

家长必看!哪个 ESG 证书对求职有帮助?

2025-07-01 10:55:34家长必看!哪个 ESG 证书对求职有帮助?

最新!市场全线跳水!XBIT Web3交易所逆势突围

2025-07-01 09:20:25最新!市场全线跳水!XBIT Web3交易所逆势突围

数字货币抵押购房新风口?XBIT带来最新加密资产变现革命

2025-07-01 09:20:06数字货币抵押购房新风口?XBIT带来最新加密资产变现革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