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校招正在如火如荼进行,对于应届生来说,求职战场正悄然变化。这届毕业生正以更清醒的判断、更主动的规划,重新定义校招的价值。数智化校招平台牛客日前发布《牛客2026届校招生洞察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基于3000名受访校招生的真实反馈,揭开了这届校招的特征:近七成学生毕业后优先选择直接就业,超六成提前3个月备战校招,成长、稳定、薪资福利,成为择业TOP3核心考量。
在这场双向奔赴的人才博弈中,京东在薪资福利、成长培养、岗位稳定性上均进入TOP3,成为最受2026届校招生欢迎的大厂之一。从数以万计的岗位供给规模,到覆盖应届生与实习生的全周期培养,以京东为代表企业的行动不仅为人才市场注入确定性,更精准回应了应届生“求稳、求成长”的核心诉求。
应届生就业意愿旺盛,理性应对挑战
《白皮书》显示,今年应届生就业意愿空前旺盛,68.3%的受访应届生选择直接就业,其中超65%的本科毕业生倾向于直接进入职场。在学历贬值的潜在风险下,优质企业提供的岗位机会与成长空间,成为比继续深造更稳妥的选择。从市场供给来看,头部企业的大规模招聘为应届生提供了丰富的职业起点,如京东今年提供了3.5万个岗位,覆盖技术、运营、职能等多个领域,兼顾不同学历层次需求,与应届生“抓住优质就业机会”的选择形成呼应。

面对校招,2026届应届生的心态更趋理性成熟。64%的受访校招生认为今年校招难度和竞争较大,但仅有少数人陷入悲观。34.5%的受访者保持心态稳定,按自身节奏推进求职;近三成受访者虽有压力,但能以行动为导向积极应对。从这种“焦虑中行动”的心态中,可以感受到应届生越来越清晰的职业规划与更强的心理调节能力。
在自我定位与焦虑来源方面,应届生呈现出自信与清醒并存的特征。58.2%的学生认为自己已具备较强工作能力或能带来创新想法,但同时有29.6%的学生坦言“缺少实战经验,需要更多训练与带教”。求职阶段的三大焦虑来源分别是自身能力和发挥(35.2%)、竞争激烈与岗位有限(30.8%)、工作稳定性担忧(30.1%)。
校招求职策略趋于前置化、多线并行成主流,实习仍为校招“硬通货”
今年校招市场的显著特征之一,是求职准备的前置化趋势。《白皮书》显示,超六成受访者在秋招开启前3个月以上开始准备,其中985、211高校及硕博人群更倾向于拉长准备周期,47.2%的985 高校学生和49.1%的博士学历学生提前半年及以上筹备校招。

在精力分配上,多线并行成为应届生的主流选择。74.3%的校招生选择边备战校招边并行其他任务(公务员考试、考研、实习等),人均并行1.4项事务,仅有25.7%的学生“全力投入校招”。在时间投入上,超过一半的应届生每天花1-3小时用于投简历或求职准备。
跨专业求职成为普遍现象,企业包容性与培养体系成为关键考量。超八成应届生愿意投递与所学专业无关或相关性不高的岗位,仅19.6%的学生坚持“专业对口”。跨专业求职的 TOP3动因分别是主动探索更多职业可能性(39.5%)、薪资待遇更具吸引力(35.7%)、原专业就业机会有限(33.2%)。
实习成为校招 “硬通货”,但应届生面临多重痛点。《白皮书》指出,实习已成为求职竞争力的核心来源,57.2%的应届生拥有两段及以上实习经验,37%的今年校招生在大二就开始实习,而27届的准应届生中这一比例更是提升至49.1%。

然而,应届生在实习中也面临诸多困扰:52.4%认为实习薪资不足以覆盖生活成本,42.5%缺少能写进简历的核心项目成果,32.4%反映转正机会不透明。针对这些痛点,一些头部企业已开始优化实习生态,如保障合理的薪资、提供核心业务参与机会、明确转正通道等,让实习真正成为能力提升与职业衔接的桥梁,而非单纯的履历加分项。

以京东为例,JD YOUNG 实习生计划面向本硕博在校生提供核心业务岗位及导师指导,并建立了“校招直通卡”机制,2025年开放10000+可留用的实习offer,让优秀实习生能够提前锁定正式录用机会。类似的机制,正在成为企业缓解“实习痛点”、连接人才成长路径的新尝试。
校招生核心择业维度:薪酬、成长、稳定,京东靠多样人才举措均入围TOP3大厂
今年校招生的择业关注点更加多维,呈现出 “薪酬、成长、稳定性并重”的特征。《白皮书》显示,在选择公司时,42.8%的应届生最关注成长性和发展潜力,42.4%关注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28.1%关注薪酬和综合福利。在具体考量因素中,薪资福利和激励手段(60.1%)、员工福利完善度(51.8%)、晋升机制清晰(44.1%)、培养机制完善(43.3%)和企业整体稳定性(38.7%)位居前列。这一需求结构表明,应届生的择业标准已从单一薪资导向转向综合价值导向,更看重职业发展的长期回报与确定性。

《白皮书》显示,在校招生最关注的成长培养、稳定保障与综合福利三个核心维度,腾讯、京东、华为等头部企业跻身校招生印象最佳的TOP3行列。在“成长培养”维度,京东以50.5%的得票率位列TOP3;在“稳定与抗风险”维度中,京东以51.6%位居TOP2;在“综合福利与投入回报”维度中,京东同样以54.9%的票数位居TOP2。 这一结果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以京东为代表的企业近年来持续面向年轻人才的系统投入与对校招生择期需求的精准回应。

《白皮书》数据显示,在成长诉求方面,今年校招生高度重视培养机制与晋升路径,对长期成长计划需求强烈。应届生对第一份工作最担心的是“培养机制差,无人带教”(45.6%)和 “晋升机制不透明”(39.4%),最期待的是“快速提升专业技能”(48.4%)和“明确的晋升与发展路径”(46.6%)。专业技能培训、优秀人才专项培训、导师1对1带教成为26届校招生对企业培养成长计划TOP3期待。同时,超过六成学生希望企业提供至少一年的系统培养,且实习经历越丰富的学生,对长期培养的期待越强烈。精准洞察校招生需求,京东推出五年培养计划,通过1对1导师制、岗位专业培训、跨级晋升,以及优秀人才专项“后浪计划”等组合措施,为校招生打造清晰的成长路径。

在稳定性诉求方面,企业硬实力与校招生保护政策成为关键加分项。应届生判断企业稳定性的核心依据包括基础设施与核心资产投入、财务状况、业务多元化程度及人才培养制度完善度。超三分之一的学生将 “校招生保护政策” 视为提升安全感的重要信号,对恶意毁约、裁员校招生等行为高度警惕。从市场实践来看,稳健经营、业务多元的头部企业更易获得信任。

在薪资预期上,26届校招生趋于理性,除薪酬外,对生活保障类福利关注度也很高。7-15k 是校招生的主流月薪预期区间,而最受关注的公司福利包括假期制度、年终奖、住房支持、餐补和医疗福利等。

各大企业也在通过差异化薪酬福利体系回应需求,一方面提供具有行业竞争力的薪资,另一方面完善生活保障类福利,如住房补贴、餐补、带薪假期等,切实减轻应届生的生活压力。以京东为例,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京东连续7次多范围提高员工薪酬,全面推进20薪的薪酬政策。生活福利上,仅在北京就投入70亿为青年人才打造了近5000套可拎包入住、配套齐全的舒适公寓,其中专门为实习生打造的免费公寓今年9月已投入使用。
综合来看,企业的雇主品牌价值不再依赖单一优势,而是需要在岗位供给、培养体系、稳定保障、福利政策等多方面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契合人才的综合需求。
2026 届校招市场,应届生正以更理性、更务实、更重长期主义的态度规划职业发展。面对这一趋势,企业需要以更精准的服务适配应届生需求。通过透明的招聘信息与灵活的流程,降低求职成本;通过完善的培养体系与清晰的晋升路径,回应成长期待;通过稳健的经营与针对性保护政策,强化稳定预期。未来,校招市场的竞争将不再是单纯薪资的比拼,而是综合人才价值的较量,只有真正以人才为核心,提供长期发展支持的企业,才能在人才竞争中赢得主动,实现企业与人才的双向共赢。
责任编辑:kj015
在全球美妆行业发展快速变革的当下,海贝丽致(HEBE BEAUTY)凭借前瞻性的国际化视野与深度本土化的创新策略,在国际市场尤其是东南亚市场成功开辟高速赛道,成...
2026届校招正在如火如荼进行,对于应届生来说,求职战场正悄然变化在这场双向奔赴的人才博弈中,京东在薪资福利、成长培养、岗位稳定性上均进入TOP3,成为最受20...
刚刚华为正式发布了Mate 80系列和Mate X7折叠屏手机,这两款新机搭载全新的鸿蒙6,带来同样“6到飞起”的体验华为阅读的精品书籍...
[中国,杭州] - 2025年11月,韩国知名玻尿酸品牌Sirifill赛若妃正式宣布进入中国市场,由杭州上行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担任中国区独家代理"我们亲手研发...
11月28日,沪深两市震荡上行,钢铁、农林牧渔、有色金属等板块涨幅居前开源证券分析指出,全球AI产业已进入技术迭代与商业落地相互驱动的良性循环,算力产业链有望迎...
近两年考研人数呈减少趋势,但考研难度却没有降低,所以大家面临的主要问题还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实现高效率的备考,方法之一就是选择考研辅导班的辅助,而在众多辅导课程中...
当下,经济复苏催生全新消费需求,商业空间正迎来品质化、场景化革新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商业空间的迭代不仅关乎消费活力,更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