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小关街道惠新里社区从2024年起开始探索青少年暑期社区托管服务模式,依托社区资源和专业社工优势,不断丰富青少年文化体验、科技科普体验等活动形式,让托管服务有色有色。2025年,在小关街道“暖心社工”示范服务项目支持下,为增进青少年了解社区、街道特点特色和资源禀赋,增强青少年社区归属感,专业社会工作者特别策划了“我生活的地方”青少年小组。
在小组活动开启前,社会工作者进行了周密的筹备工作,积极挖掘街道内外资源,与辖区内的中国现代文学馆、讯腾智科北斗科普基地等多个单位进行前期沟通与协调,确定参观时间、讲解内容及活动流程。
时逢“八一”建军节前夕,为与小组成员建立较好的服务关系,引导组员融入小组活动,社工带领11名青少年共同绘制“致敬老兵”主题明信片,并作为“八一”特别礼物送给社区老兵。

中国现代文学馆正处小关街道辖区,是青少年主题游学的重要资源。社工积极采取“大带小”的组团方式,让青少年在参观中互相照顾、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并在特色参观点集中进行答题互动,不断推动青少年所见变所学、所用。

为做好“从小抓起”的禁毒教育,社工特别组织小组走进林则徐禁毒基地,一方面学习相关历史、禁毒知识等,一方面引导青少年以3-4人为一组的形式进行禁毒海报创作,并自行推选了小组长进行统筹规划和任务分配,展现青少年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学习成果转化力。


社工积极开发讯腾智科北斗科普基地资源,主动搭建面向青少年游学的平台,同时辐射社区更多青少年。21名青少年在专业老师的带动下积极参与抢答环节,现场提出具体问题,并与老师交流互动。最后,社工提出了“北斗在我家”实践活动跟进计划,为组员提供了将活动所学延伸至日常生活的途径,巧妙地处理了结束事宜,并鼓励组员保持主动探索的学习态度,为整个小组工作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小组活动中,组员的投入状态经历了从“被动完成任务”到“主动互动、协作”的明显转变,尤其在实践类活动上,如制作海报、基地参观抢答中积极性最高。在知识层面,青少年了解了相关社区历史、现代文学知识、禁毒知识及北斗科技应用,知识面得到拓宽;在能力层面,通过游戏和团队任务,他们的反应速度、沟通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得到锻炼,高龄组员的领导力和低龄组员的学习潜力被激发;在情感与价值观层面,切实增强了青少年对社区的归属感与责任感。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