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福建省专家联谊会以“品非遗瑰宝,溯先贤风骨”为主题,组织数十位海内外各领域专家赴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开展沉浸式文化体验活动。活动特邀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唐卡漆画专利发明人陈秀梅馆长带队讲解,深度解码福建非遗的世界贡献与先贤精神传承,以“沉浸式体验+学术化解读+跨界对话”的创新模式,搭建起跨越时空的文明交流桥梁,凝聚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共识与力量。

非遗创新:藏汉交融铸就世界级文化名片
活动首站聚焦博览苑多元展陈,陈秀梅馆长以“非遗中的福建贡献”为主线,系统梳理10项世界级福建非遗的文化脉络。在唐卡漆画展区,这项历时十余年打磨的跨界创新成果引发专家热议——其突破传统矿物颜料与大漆的兼容难题,将西藏唐卡的宗教艺术精髓与福建脱胎漆器髹饰技艺完美融合,创下全球首个“唐卡漆画”专利技艺。该项目不仅让唐卡从寺庙壁画走向现代艺术舞台,更促成藏汉两地200余名匠人携手合作,相关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西藏博物馆永久收藏,成为文化创意与民族团结的生动实践。 现场设置的互动体验环节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福建省咏春拳代表性传承人的弟子演绎“小念头”“寻桥”等经典套路,尽显中华武术的哲学思辨;福州茉莉花茶制作体验中,专家们亲手参与筛茶、品茶,感受“一克茶叶与上万朵茉莉花共舞”的时光沉淀;三条簪妆造体验则让大家穿越明清,亲身感受福州女性头饰技艺中“利刃护身”的勇气象征。

先贤回响:林徽因的跨界精神照见非遗传承
活动特别设置“林徽因与福建”专题环节,陈秀梅馆长通过珍贵史料与影像,还原了这位出身福州三坊七巷的传奇女性的人生轨迹。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者之一、《中国建筑史》的编撰者,林徽因在抗战期间拖着病躯测绘古建筑的坚守,与当代非遗保护者的执着形成跨越时空的呼应。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陈馆长详细解读了林徽因的学术殊荣——2024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正式追授她建筑学学士学位,修正了1924年该校因性别偏见未授予其学位的历史遗憾。当年,宾大建筑系“不招收女生”的旧规迫使林徽因转入美术系,但她坚持选修全部建筑学课程,毕业设计《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复原图》被校方誉为“科学理性与艺术诗意的融合典范”。这一“跨界破壁”的经历,让专家们深刻领悟到文化传承所需的开放包容与创新勇气,也印证了优秀文化跨越国界、超越时代的永恒价值。

跨界联谊:凝聚非遗活态传承共识
福建省公益文化研究会专家学者应邀参与活动,与福建省专家联谊会成员围绕“非遗创新转化”展开深度交流。福建省公益文化研究会郭莉会长表示,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推动非遗保护从抢救性记录向活态传承升级,让传统文化真正融入现代生活,而林徽因的故事正是文化传承中开放与突破精神的生动注脚。
福建省专家联谊会林雨秘书长在总结时强调:“从林徽因的建筑理想到当代匠人的创新实践,我们看到的是技艺的延续,更是文化基因的觉醒。宾大的追授决定让世界重新审视中国建筑文化的深度,而此次体验活动,正是要让这份文化自信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雅集论道谋新局 福建音疗启征程
活动小结后,福建省公益文化研究会专家还到东南艺术中心研讨音乐疗愈的发展规划。音乐可沟通古今中外,蕴藏着治愈人心、赋能发展的磅礴力量。福建音疗立足本土文化根基,要积极搭建省内外、国内外交流合作桥梁,推动福建音疗品牌走出福建、走向全国、融入世界,让音乐疗愈的力量惠及更多人群,为文化强国、健康中国建设贡献福建力量。

此次活动不仅为各界专家搭建了高层次文化交流平台,更通过解码福建非遗的世界价值与先贤精神,为提升福建文化的全球影响力注入了专家智慧与阐释力量。 (记者:钟文平 供稿:梁跃毅)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
11月22日,由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主办,湖南省企业科协联合会、湖南省石油学会承办的“企创融通汇——现代石化新材料高质量...
导语:攻击逃逸测试通过主动模拟协议混淆、流量分割、时间延迟等高级规避技术,能够深度验证网络安全设备的真实防护能力· 对安全设备制造商而言,这是优化...
11月23日,福建省专家联谊会以“品非遗瑰宝,溯先贤风骨”为主题,组织数十位海内外各领域专家赴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开展沉浸式文化...
11月24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鸿蒙版本正式发布,将为用户带来全场景、更智能、更多元的健康内容与健康服务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2020年9月16日正式上线,以&ld...
近期,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联合德勤中国发布的“2025年中国网络零售TOP100”榜单从TOP100构成看,2025年网络零售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