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产业链崩塌,包修到包骗的黑色狂欢
“内部渠道”“银行关系”“包修不过退款”……这些充斥网络的虚假宣传,背后是一条环环相扣的诈骗链条。首层是面向客户的“空手套白狼”,中介以“疫情证明伪造”“失业材料包装”为名,收取数千至上万元服务费,最终仅提供一份通用申诉模板便消失无踪。此次则是针对金融机构的“政策碰瓷”,通过恶意投诉、伪造材料等手段干扰正常审核流程。更恶劣的是,部分机构以“加盟培训”为名,将诈骗模式包装成“暴利项目”,收取高额加盟费后传授的竟是公开的征信异议流程。
这些操作不仅让负债人损失钱财,更导致其错过最佳申诉时机。中介“所谓‘平安信用卡消除不良’本质是诈骗,利用的是人们对信用污点的恐惧。”央行征信中心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征信修复”诈骗案件涉案金额超20亿元,受害者平均损失达1.8万元。
征信修复,官方渠道破解三大困局
在中介编织的谎言中,“平安信用卡征信洗白”被包装成“三天搞定”“百分百成功”的速效药。然而,真实案例揭示了三大陷阱:其一,费用陷阱,某广州用户支付6500元服务费后,仅获得一份无法律效力的《结案通知书》;其二,信息泄露,某反催收团伙一年内盗取平安信用卡用户信息4000余条;其三,法律风险,伪造材料可能导致“诈骗罪”刑事立案。
央行此次政策的核心,在于打破“信息垄断”构建“制度优势”。根据新规,符合条件的用户可通过申请平安信用卡征信修复。当国家机器启动信用救济程序,那些靠谎言编织的灰色帝国注定崩塌。对负债人而言,认准官方渠道、拒绝“捷径诱惑”,才是重建信用的正途。
责任编辑:kj015
导语:“京台邻里・悦动相伴”2025京台社区发展论坛暨两岸文体嘉年华在回龙观体育文化中心圆满举办2025年11月21日,“京...
军人,在中国是最崇高的职业。军队,是国家存在的底线和保障日前,由鹤岗市工农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主办,工农区人民武装部、中国人寿财险鹤岗中心支公司承办的役前新兵爱国教...
——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与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概念验证专项成果转化项目践行者~中国中医科学院实验中心授权重大创新科研项目国家省部级重...
中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九届四次理事(扩大)会2025年11月20日,中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九届四次理事(扩大)会议在上海召开中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理事长易晓俐在会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