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7日下午,“追新达质 持智梦圆”走进北航—人工智能+医工交叉科技成果转化主题沙龙在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世宁大厦17层路演厅圆满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共海淀区委花园路街道工作委员会、海淀区人民政府花园路街道办事处、北航国家大学科技园、中关村科学城公司、北航天汇孵化器联合主办,首科医谷、海新域城市更新集团、中信银行北京分行协办。活动聚焦人工智能驱动下的医工交叉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吸引了近百位高校科研代表、企业家、投资人和行业专家出席。本次活动由北航天汇副总经理袁强主持。


海淀区花园路街道主任桂小海在致辞中表示,全球医疗健康产业技术重构之际,“人工智能 + 医工交叉” 成为突破医疗难题的关键。花园路街道充分发挥区域统筹优势,打造 “龙头引领、医教研协同” 的产业与资源基础并开展 AI 主题新质生产力提升活动;同时,联合多方举办 “创新合伙直通车”、挂牌服务站点,为 1800 余家医药企业提供全链条支持。花园路街道将持续优化政策供给与服务效能,让合作各方都能在这里找到机会、实现发展。

嘉宾分享
在“新质生产力”导向下,人工智能正成为推动医疗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在活动开场环节,多位领导嘉宾进行分享。
中关村科学城公司产业服务三部副部长张聪以《海淀区医药健康产业迎商推介》为主题发言,介绍了海淀区在医药健康产业链布局、创新政策及招商引资方面的最新进展,展示了海淀作为首都科技创新核心区的强劲活力。

北航天汇总经理曹伟伟围绕《源行计划成果分享》作主题发言。北航天汇依托北航科研体系和校友创新生态,打造了“源行计划”专项机制,重点布局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新材料等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已形成“技术成果孵化+产业资源导入+资本精准匹配”的创新闭环。

首科医谷国际合作中心总经理张巍以《Med Inn医学转化驿站及临床转化案例分享》为题,介绍了医学转化驿站在加速科研成果落地、搭建多方资源协同机制方面的实践经验。

华润医药产业投资基金执行董事安然以《医疗与AI投资分享》为题,系统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产业链中的投资机遇与潜力赛道,为现场科研团队与初创企业提供了清晰的战略参考。

路演回顾
在项目展示环节,来自脑科学、介入手术、眼科机器人、心血管监测、人工晶状体与医疗影像机器人等方向的六个项目依次登台,集中展示了人工智能驱动下的前沿成果与产业化进程。
北京天航睿医科技有限公司聚焦脑疾病全周期诊疗,依托AI系统构建“天坛-天航睿医脑健康智能实验室”,以智能诊疗系统实现急诊卒中单元“180分钟→20分钟”的诊疗革新。

维尔迈(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打造基于VR/MR/AI技术的介入手术模拟教学设备,构建覆盖科研、教学与临床的医工融合创新平台。

北京衔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深耕眼科及显微外科创新领域,自主研发眼科手术机器人与显微手术设备,填补多项临床技术空白。

高容科技研发CT、超声、MRI全影像引导的诊疗机器人,进入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绿色通道”,已在全国实现超20万人次临床应用。

重庆康如来科技有限公司以AI心血管防控服务平台为核心,构建“AI数据+智能硬件+康复服务”体系,为慢病防治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全视柔晶项目开发全球首创仿生可调节人工晶状体,技术指标超越自然调节能力,预计2026年启动临床试验。

在科技创新迈向成果转化的关键阶段,金融赋能正成为推动科研与产业深度融合的重要力量。中信银行北京分行代表张洋重点介绍了其创新的科技成果转化贷产品,该产品专注于为科研院所、技术转化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中信银行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已经覆盖了北京地区数百家高质量科技企业,并通过科技成果转化贷帮助加速科技创新的落地与应用。

自由交流
来自医疗、投资与科研领域的嘉宾们围绕“AI赋能医疗产业升级”“科研成果如何高效转化”等话题展开讨论,现场氛围热烈。多家投资机构代表表示,将持续关注北航及其孵化体系中的优质项目,推动“科研—产业—资本”三位一体的融合发展。

活动结尾
本次主题沙龙,不仅为高校、街道企业及周边医疗机构的科技成果提供了展示与对接平台,更促进了医疗机构、高校、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未来,北航天汇将与中关村科学城公司进一步深化合作,充分整合双方资源优势,共同构建一个“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的高能级平台,持续培育医工交叉前沿成果,为海淀区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坚实支撑。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