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淡水产品加工行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升级需求日益迫切的背景下,吉首大学“海艺新食代”创新创业团队立足产业痛点,通过技术创新与模式创新,成功打造了一条集养殖、加工、研发、销售于一体的淡水产品全产业链,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新范式。

直面行业挑战,探索创新发展路径
当前,我国淡水鱼加工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仍面临着初加工标准化程度不足、深加工技术研发滞后、品牌营销体系薄弱等突出问题。针对这一现状,海艺新食代团队依托吉首大学的科研优势,以科技创新为驱动,通过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积极探索淡水产品高值化利用的新路径。
构建产业共同体,实现互利共赢发展
团队创新性地构建了“养殖户+合作社+加工企业”的产业联合体模式,与多家养殖企业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形成了稳定的原料供应体系。这一模式不仅有效促进了当地渔业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转型,更在带动农户增收、促进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该项目预计将带动区域内50个经营主体实现综合增收115万余元,户均增收2.3万元,并助力10户脱贫户巩固脱贫成果,展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强化硬件投入,夯实质量保障基础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团队引进了国内先进的智能化加工设备。初加工生产线采用定制化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了生产流程的自动化、标准化;深加工区域按照10万级洁净车间标准建设,并配备全自动包装生产线,为产品质量提供了坚实保障。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达到10%,远超行业平均水平,体现了团队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
深化产学研合作,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通过建立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常态化合作机制,团队持续引进先进技术成果,不断提升产品研发能力和生产工艺水平。这种紧密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不仅确保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更增强了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为产业创新发展注入了持续动力。
布局多元产品体系,开拓产业发展空间
目前,企业主要以鲢鱼、小龙虾等水产品的急冻初加工为主,同时正加快推进深加工生产线的建设布局。未来,公司将逐步拓展至休闲食品、预制菜、功能性健康食品等多个领域,实现从传统加工向高附加值产品的转型升级。
团队负责人表示:“我们将继续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通过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条,推动淡水产品加工行业向标准化、智能化、高值化方向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作出更大贡献。”
吉首大学“海艺新食代”团队通过系统化的产业布局和创新驱动的发展策略,正在将“淡水产品可持续开发梦工场”的愿景变为现实,为我国淡水产品加工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实践案例。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