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化演练筑牢安全生产防线,科技赋能提升应急处置效能
2025年10月30日,成都市非煤矿山和陆上天然气开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在彭州市成功举行。本次演练以“实战导向、科技赋能、多方协同”为核心,通过模拟行业高风险场景,全面检验应急预案实战效能,锤炼政企协同处置能力,为筑牢非煤矿山及陆上天然气开采领域安全生产防线提供了关键支撑。

聚焦行业风险:三大场景模拟实战化考验
演练立足非煤矿山和陆上天然气开采行业风险特点,设置三大核心科目,针对性检验应急响应全流程:
非煤矿山暴雨蓝色预警撤离
模拟极端天气下的人员应急疏散,以“暴雨蓝色预警”为触发信号,现场人员快速撤离至破碎大场集合点,检验企业预警响应速度与人员疏散组织能力。
边坡坍塌事故应急救援
针对非煤矿山常见的边坡失稳风险,演练从“边坡监测—险情研判—救援处置”全链条响应。成都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彭州中队运用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传感器,实时采集边坡点云数据,精准分析稳定性,为救援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气田含硫天然气泄漏事故先期处置
模拟含硫天然气泄漏后的应急处置,重点检验企业初期控制能力与多装备协同作战水平。现场通过巡检机器人、消防机器人与无人机构建“地空一体”侦检网络,实时回传泄漏点位置、气体浓度等关键数据,同步启动环境监测组布设的多点位气体监测系统,动态追踪有毒有害气体扩散趋势。

科技赋能救援:“人机协同”构建现代化应急体系
本次演练突出科技装备与传统救援力量的深度融合,展现应急处置“智能化、精准化”新突破:
智能装备成救援主力:无人机激光雷达实现边坡数据秒级采集,消防机器人、巡检机器人、无人机等设备深入泄漏核心进行巡检侦察,确定泄漏现场状况,为后续救援奠定基础,大幅提升救援安全性与效率。

多维度数据支撑决策:环境监测组通过无线传输系统实时回传气体浓度、气象数据,结合GIS地图构建扩散模型,为指挥部制定“分区管控、精准救援”方案提供数据支撑。
跨部门协同高效联动:应急、公安、消防、气象、卫健等多支队伍在统一指挥下形成闭环响应,从现场封控、人员搜救到医疗救护、环境监测,各环节衔接紧密,行动高效。

以练促防:锤炼应急硬实力,积累宝贵实战经验
此次演练不仅检验了各级《非煤矿山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与可操作性,更通过“真场景、真处置、真联动”模式,实现三大核心目标:
检验指挥体系实战效能:验证了市、区(县)、企业三级应急指挥链的快速响应与扁平化调度能力;
提升复杂事故处置能力:通过“人机协同”“地空一体”等创新模式,为应对复合型灾害积累了技术应用经验;
强化政企协同作战机制:明确企业主体责任与政府监管责任的衔接节点,推动形成“风险共防、资源共享、应急联动”的安全生产治理新格局。
结语:此次演练为成都市非煤矿山和陆上天然气开采行业应急管理工作树立了“实战化、科技化、协同化”标杆,未来将进一步完善应急救援体系,以“练为战”的扎实成效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