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餐连锁化将迎来大爆发,以兰湘子、老乡鸡为代表的新一代品牌,通过标准化、供应链整合与服务创新,破解中餐连锁难题。
2025年,中国餐饮市场规模突破6万亿元,其中连锁餐饮占比达25%,较2020年提升10个百分点。中餐连锁行业以8%的年复合增长率领跑餐饮赛道,市场规模突破1.5万亿元,占餐饮市场的28%。据中研普华最新发布的《2023—2028年中餐连锁行业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咨询报告》中指出,行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效率与体验并重”,未来五年将呈现“连锁化率加速提升、数字化重构供应链、全球化布局”三大趋势。
而在这场奔赴“中餐工业化”的接力赛中,以兰湘子、老乡鸡为代表的本土品牌正脱颖而出,成为领航中餐“大连锁”新时代的先行者。


标准化与供应链整合的“双向博弈”
长期以来,“中餐难连锁”几乎是行业共识。过度依赖厨师、后厨流程复杂、食材地域性强,是制约其大规模复制的“三座大山”。但这一难题,正在被兰湘子与老乡鸡逐步攻克。
兰湘子自成立以来,便坚持“新鲜现炒”,并通过精简SKU、实行菜品责任制,有效提升出餐效率。截至目前,兰湘子已在全国开出超400家门店,年服务人次突破5000万,成为近年来增长最快的中餐品牌之一。在供应链方面,兰湘子从源头严格把控,在全国形成“中心仓+省级分仓+市级小仓”的三级结构,实现核心食材从湖南原产地24小时冷链直送,蔬菜、肉禽蛋等日配高频品类则由总部统一标准后,合作当地优质供应商每日新鲜配送到店,实现统一品控与效率补位,保障菜品风味的一致性与品质安全。

而从安徽走出的老乡鸡,则通过自建中央厨房、冷链物流系统与标准化出品流程,成功实现了全国1600+门店的复制。其主打鸡汤饭类产品,结构简单、标准明确,更便于实现“工业化+连锁化”的闭环管理。此外,老乡鸡还通过系统性的员工培训和出品监控,实现口味、效率、服务三者之间的平衡统一。

门店扩张与效率革命的“技术竞赛”
餐饮行业能不能跑得快、跑得稳,核心比拼的是效率背后的系统支撑能力。兰湘子围绕“上菜快、吃得爽”的定位,着力提升从原料采购到门店出餐的整体协同效率,持续优化出菜流程与数字化管理能力,围绕“25分钟菜上齐”的标准提升效率;同时,还构建起包含商学院、合伙人机制、校企合作等人才培养通道,实现从门店管理到厨政岗位的人员储备与复制。

老乡鸡同样不遗余力推进运营效率革新,不仅搭建了从食材采购、加工、配送到出品的全链路信息系统,并通过门店数据实时分析调配人力与库存,提升单店坪效与翻台率。

效率不仅是成本控制,更是连锁品牌的生命线,正是凭借对“出品效率+人效”的精准把控,兰湘子与老乡鸡才能在门店扩张的同时,实现品质不降、顾客满意度稳定的高质量增长。
客户需求升级与场景延伸的“服务革命”
在餐饮行业全面内卷的今天,仅靠“好吃”已不足以打动消费者,服务体验与品牌文化成为构建顾客黏性的关键。
兰湘子将“服务”升级为一整套体验设计体系。兰湘子坚持人均60元左右的定价策略,在满足“吃得好”的同时,带来极具性价比的餐饮体验。一方面,兰湘子以“五大服务承诺”打动人心:所有菜品新鲜现炒;25分钟全上齐,超时的菜免费;不好吃的免费退换;等位超时送指定菜品;餐后打包盒免费。另一方面,兰湘子不断创新服务体验,比如通过粉丝品鉴会、IP联名、后厨开放参观、兰湘子干饭节等活动,打造体验场景,让消费者把吃饭变成“共创事件”。

老乡鸡则以朴素温暖的品牌调性深入人心,店内服务规范、流程清晰,确保每位员工都能熟练掌握烹饪技巧和食品安全知识,使服务更加专业且人性化。

在产品同质化日趋激烈的今天,谁能以更精准的用户洞察、更体系化的服务流程,打造出让顾客愿意反复光顾的品牌体验,谁就能在餐饮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兰湘子和老乡鸡两者路径不同,但本质相同——都在打造一个让顾客愿意反复光顾的长期体验场景。
可以预见,未来十年,餐饮连锁化不只是门店扩张的数字游戏,更是品牌价值、文化表达、用户共创的竞争战场。谁能在效率与体验之间找到平衡点,在工业化与情绪价值之间建立连接,谁就能真正领航这场中餐“大连锁”的新时代。老乡鸡和兰湘子的连锁化之路,无疑为餐饮行业树立了榜样!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