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8月,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投入使用,这也是上海已装备的最新型号的两台手术机器人之一。目前,该机器人在曙光医院胃肠外科、胰胆外科、泌尿外科、心胸外科被使用,截至今年1月25日,已顺利实施手术100台!
达芬奇机器人如何手术?
画面很精彩,
一起来看看!
在曙光医院手术室,小布可谓大开眼界。整个手术过程中,曙光医院泌尿中心主任、主刀医生徐东亮没有接触病人身体,而是在2米开外的操控台上忙碌着。

挥动手指,娴熟轻巧!很难想象,他正在助手的协助下,为一位患有前列腺癌的患者实施手术。

仔细瞅瞅这操控台上,两个手柄利用工学原理,旋转非常灵活。徐东亮专注在视频监视器上,目不转睛。全程通过耳麦与站在手术台上的助手交流,绝对的高默契队友!



仅仅通过一个约3-5cm的小孔,医生团队合作将前列腺完整切除、彻底根除肿瘤,这就是最新一代达芬奇机器人——xi行机器人带来的医学科技魅力。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创伤更小,对患者来说获益更大。它运用于外科系统最大的优势第一是精细,它的‘内腕’模拟人手的状态,但比人手腕灵活度更高,720度旋转没问题。第二个优势是放大倍数更高,以往的外科开放型手术是1:1放大,腹腔镜手术最多3:1放大,而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可以放大到10-15倍。第三个优势是它的裸眼3d,可以让解剖组织结构更真实,医生能够更清晰地辨别正常的组织和病变的组织。”徐东亮介绍。

小布了解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得名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科学家莱昂纳多·达·芬奇,它遵循这位科学巨匠的创造性理念,给当代外科手术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虽然名字叫“机器人”,但实际上,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并非完全“人工智能自动化”,不能自动独立执行手术,所有的手术操作均由外科医师团队操控完成。但是,它作为一种先进的手术平台,可以广泛应用于普外科、泌尿外科、妇科、心胸外科等相关科室,主要用于各种体腔内(胸腔/腹腔/盆腔)的肿瘤手术,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能给手术带来了不少优势。


而在徐东亮看来,科技赋能医学手段,除了造福患者,对医生职业生涯也是一种保护。他说:“有了它,特别是主刀医生,不需要长期站立,也不要强迫体位,可以坐着很自由地灵活操控,这对医生是一个巨大的保护,可以延长职业生涯的寿命,让优秀的医生可以为更多患者服务。通常,外科手术也是体力的考验,当遇到复杂的手术,如果医生体力不佳,对患者也是不安全的。就像驾车一样,即使医生技术再高,但‘疲劳驾驶’是不安全的。”

作为一家百年中医医院,小布了解到,曙光医院还为实施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的患者提供中西医协同治疗,充分发挥好中药饮片和中医康复技术的使用,帮助病人更好地术后康复。
徐东亮告诉小布,近年来,中医在患者整个手术周期中介入的环节越来越丰富,在患者整个手术过程中所能扮演的角色也正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些改变,单一拎出来看,似乎只是改进了患者在手术周期中的某个细节。但当这些细节汇聚到一起,却能从根本上改变患者整个手术期的就医体验。他认为,整合好医院的中西医力量,就能发挥出“1+1>2”的治疗效果。

徐东亮说:“术前,我们会对患者介入中医辅助治疗;术中会有针刺辅助麻醉,可以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并且达到更好的麻醉效果;术后,还可以加入中医康复治疗,一般患者术后第一天6小时后就可以进食,术后第二天可以下床,第三天很多病人可以出院,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
发表日期:2023年07月23日
转自上观新闻
文字:李理
摄影:王超
编辑:吴燕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