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信保诚人寿自主研发的“代码转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创新技术成功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这是公司取得的首个发明专利授权,标志着中信保诚人寿科技创新能力迈上新台阶。
随着数字化保险服务持续深化,保险公司在新单投保、保全审核等关键环节需要拥有高效灵活的规则引擎,更需要解决旧规则引擎对于外部技术依赖的多重痛点:一方面,由于不掌握源代码,导致复杂业务规则处理效率低、调整周期长,难以及时响应瞬息万变的业务需求;另一方面,非自有版权具有较高的授权费成本,同时具有不可控风险。
2024年初,中信保诚人寿正式启动核保规则引擎自建项目,项目团队经过近一年的技术攻关,成功克服多项技术难点,其中之一就是解决如何将旧规则引擎中的数十万行规则代码在保证项目周期的基础上,准确迁移至新规则的引擎平台。项目团队通过对底层技术架构的深度重构与核心算法的颠覆性创新,自研“代码转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技术,通过“动态适配+全流程质控”,实现了高效、精准的代码转换。2025年9月30日,该技术成功获得了国家专利局授权审批。
该技术区别于传统固化转换模式,构建了一套面向未来、性能卓越、灵活开放的技术体系:一方面,可自动识别各类数据源格式差异,无需人工二次开发即可完成规则代码跨系统适配;另一方面,通过测试结果同步反馈机制,向客户端同步代码转换文件、模块化与整合文件及测试结果,让用户实时掌握代码质量,既保障技术通用性,又通过场景化优化(如针对核保、理赔规则设计专属转换模板)满足保险业务专业性需求。
新规则引擎平台为100%自主知识产权,上线后实现规则维护效率提升60%,规则调整周期缩短至天,同时,系统处理速度提升10倍以上,单笔业务耗时降至50毫秒以内,显著提升客户体验。
作为行业数字化转型先行者,中信保诚人寿始终以数字化转型为核心战略,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在客户经营、销售管理、保单运营等多个领域实现技术突破。此次专利授权是中信保诚人寿科技创新实践的重要里程碑,未来,公司也将坚持“以用户为中心”的创新路径,聚焦生成式AI、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与保险场景的融合,以技术创新践行“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的发展要求,为客户提供更智能、高效的保险服务。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