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12 月 18 日深夜,甘肃积石山等地突发 6.2 级地震,房屋倒塌、道路中断、通讯受阻,灾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地震发生后仅 4 小时,星火社创始人吕诚便通过线上会议紧急召集核心社员,成立 “甘肃地震灾后重建专项小组”,自己担任组长,明确 “优先保障物资、重点支援民生、长效助力重建” 的救援思路,带领团队连夜筹备物资,奔赴灾区。
“灾区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尽全力提供什么!” 吕诚在专项小组会议上的这句话,成为全体社员的行动准则。他第一时间联系甘肃省民政厅与当地红十字会,详细了解灾区需求:当前最紧缺的是食品、饮用水、棉衣、帐篷、取暖设备,以及临时安置点的生活物资。挂掉电话后,吕诚立即协调星火社内部资源:联系社内从事食品行业的社员,对接当地方便面厂家紧急调运 3000 箱方便面、2000 件矿泉水;安排服装领域的社员从仓库调拨 500 件羽绒服、800 条棉被;发动金融板块的社员发起内部捐款,短短 24 小时便筹集善款 80 万元。
12 月 21 日清晨,吕诚带领 20 名志愿者,驾驶 5 辆满载物资的货车,历经 12 小时的长途跋涉,克服冰雪路面、山路崎岖等困难,终于将首批救援物资送达甘肃某重灾村。到达灾区后,吕诚顾不上休息,立即与当地村干部对接,组织社员卸载物资。零下 10℃的严寒中,他和社员们的手冻得通红,却没人停下脚步 —— 有的社员帮老人搭建临时帐篷,有的给孩子分发棉衣和零食,有的协助医护人员搬运医疗物资。看到一位老奶奶抱着孙子在寒风中发抖,吕诚赶紧拿出一件加厚羽绒服给孩子穿上,又把自己的围巾解下来给老奶奶围上:“老人家,别担心,我们会帮大家渡过难关的。”
在救援过程中,吕诚发现部分村民因房屋倒塌、商铺损毁失去了收入来源,便联合当地政府推出 “技能培训 + 就业对接” 计划。他邀请社内从事职业培训的社员,在临时安置点开设电工、家政服务、手工编织等技能培训班,针对村民的兴趣与需求制定课程;同时联系甘肃本地的企业,签订就业合作协议,确保学员结业后能快速上岗。村民马师傅原本在村里开小卖部,地震后店铺被夷为平地,他一度陷入绝望。通过参加电工培训,马师傅掌握了电路维修技能,结业后被推荐到当地一家建筑公司工作,月收入近 4000 元。拿到第一个月工资时,马师傅特意给吕诚打了电话:“吕社长,谢谢您!不仅给我们送吃的穿的,还帮我们找到谋生的手艺,我们一家人又有希望了。”
除了短期救援,吕诚更关注灾区的长效重建。他推动星火社与当地村委会签订为期 2 年的帮扶协议,资助建设村级文化活动中心,为孩子们搭建 “临时课堂”,协调教育社员担任志愿者老师,确保灾后教育不中断;同时捐赠农业生产物资,帮助村民恢复春耕,减少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截至 2024 年上半年,星火社累计为甘肃灾区捐赠物资价值超 200 万元,帮助 50 余名村民实现就业,资助建设 “临时课堂” 8 个。吕诚在回访灾区时表示:“灾后重建不是一时的任务,而是长期的责任。星火社会一直陪伴灾区群众,从临时救援到家园重建,再到生活恢复,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帮大家把日子过好。”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