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内,人形机器人热度高居不下,机器人与世界交互的“最后一厘米”——灵巧手也在行业内掀起了一波热度。
而随着2025大湾区明日纪元人形机器人产业展览会、CHTF2025深圳国际具身智能机器人及产业链展览会等重磅展会的临近,这股热潮愈演愈烈,国内各灵巧手企业也积极“备战”,期求在展会上一鸣惊人。
那么,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其中的一家,专注于灵巧手工业场景落地应用的中科灵犀。
诞生的背后
中科大与江苏雷利的双重赋能
安徽中科灵犀科技有限公司于2024年创立,是一家专注于人形机器人及核心组件“欠驱动仿人五指灵巧手”研发的技术型企业。
看似平平无奇的介绍背后,是江苏雷利与中国科技大学的双重赋能。
江苏雷利耳熟能详,作为世界范围内微电机领域的龙头企业,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微电机模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拥有极具国际竞争力的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旗下更有专注于低压微型伺服控制器的韦尔智能、空心杯电机的鼎智科技等公司,已实现了对灵巧手全核心部件产业的全面覆盖。
中科灵犀背靠江苏雷利,天然享有其产业链优势加成,在商业量产方面,自然无需多虑。
在技术层面,中科灵犀有着中国科技大学尖端技术储备,目前已经实现了”机械+硬件+算法“全链路技术的深度整合,形成双驱复合欠驱动技术、高精度多维感知技术、灵犀智能算法的三大核心技术,并自研无刷空心杯电机电控、力控、行星丝杠、仿生关节及模拟平台等关键技术。
凭借自身强大的研发制造能力,中科灵犀有能力为合作企业提供从设计到生产的全套灵巧手解决方案。
工业场景领跑者
灵巧手的工业场景解决方案提供商
不同于行业对灵巧手极限的不断探索,中科灵犀更关注于灵巧手的具体应用,他们认为,只有能切实解决问题,才是技术的意义所在。
于是,中科灵犀将目光聚焦在了所有应用场景中最为复杂的工业落地应用场景。
这一选择,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深思熟虑后的决断,原因有以下三点。
其一,丰富落地经验。中科灵犀创始人王文伟在特种机器人行业有十余年沉淀,曾主持开发多种机器人,并荣获了多个省部级、行业奖项,拥有极为丰富的落地经验;
其二,成本的有效控制。中科灵犀背靠江苏雷利,产业链的优势所带来的便是灵巧手生产成本的有效降低,可以极大满足工业类型企业大批量,低成本的采购需求;
其三,技术储备的完善。中科灵犀在绳驱、连杆驱动灵巧手两大技术领域拥有深厚底蕴与独立研发能力,并自研混联结构,足以满足90%工业场景下的应用需求。
双性能产品
性能突破落地工业应用未来
连杆式与绳驱式系列各有侧重,性能跃升,形成工业场景下灵巧手应用的互补矩阵。
连杆式灵巧手搭载了6个空心杯电机,18个自由度带来媲美人类手指的高灵活性,搭配0.01N分辨率的力/触觉传感器,可以实时反馈手指的受力情况,使其在面对精密零件装配等工业泛化任务也可表现的游刃有余。
绳驱式灵巧手则采用了轴向磁通电机+键绳传动的方式为驱动,高度集成的模块化设计,使得整机更为轻盈,22个自由度,可做出多种组合动作。在实际应用中,结合自主研发的灵犀智能算法,分析接触物体的受力情况,使得机器人能够更精准地抓取和操作各种物体,尤其是那些形状不规则、质地柔软的物体,如鸡蛋、水果等。
根据中科灵犀官方发布的信息中来看,灵巧手已被广泛应用在多个工业领域之中,如波纹管检测,利用机械臂与灵巧手的协同,实现从抓取-送检-检测-复位的全自动化流程,有效减少了人力成本的支出。
在工业高危场景应用中,中科灵犀灵巧手表现也同样出色,如在配电机房的巡检流程中,连杆式灵巧手能够轻松的完成对开关柜门、按键和按钮的测试工作,有效避免了高电压环境对于操作人员的伤害,更多的如高危化学物品与易破损物品的抓取、方向盘仿真测试等一系列案例就不再一一列举。
另外,中科灵犀将于2025大湾区明日纪元人形机器人产业展览会上展出可在低温环境下工作的灵巧手,届时有兴趣的可以前往展位3410详细了解。
| 总结
根据Statista的数据预测,全球机器人灵巧手市场预计将从2021年的11.6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30.3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10.9%。同时,市场容量将从2021年的50.75万只增长至2030年的141.21万只。
中科灵犀作为行业内唯一一家专注于灵巧手的工业场景应用,相信凭借着“江苏雷利产业链优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技术赋能”双轨并进,将会为工业场景带来一场技术革命,推动工业智能化的步伐。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