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媛 苏新辉
10月14日至15日,重庆市人民大厦会堂连续两晚座无虚席,盐城市淮剧团携淮剧小戏《赶脚》作为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第十八届文华奖参评节目在此上演。
中国艺术节是规格最高的国家级艺术盛会。本届艺术节由文旅部、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以“艺动巴山蜀水,共绘时代新篇”为主题,汇聚全国精品力作。文华奖作为中国舞台艺术最高政府奖,自2004年起与中国艺术节“两奖合一”,每三年在艺术节期间进行终评与颁奖,是艺术节最核心的评奖板块。
《赶脚》取材于淮剧传统戏《孝灯记》,却跳出传统框架实现“陈窖新酿”。剧中,名门闺秀成凤英因未婚夫被发配关外,不顾家族反对女扮男装出逃追寻,途中跌落荒沟被车夫钱三文搭救。这场意外相遇引发一连串因身份误会产生的喜剧冲突,从“洗脚生疑”的试探到“共眠反目”的矛盾,最终三人释怀和解,结伴共赴关外。与老版本“求官救夫”的设定不同,新版本聚焦成凤英的主动抗争,塑造出贵族小姐觉醒的现代形象,钱三文的仁义、三文妻的仗义与成凤英的情义交织,在荒沟茅屋里演绎出跨越阶层的“人性崇高”。
在艺术呈现上,《赶脚》坚守戏曲本质又注入时代活力。编剧对老版本进行解拆提纯,重构“追夫、寻夫、陪夫”主线,梳理出“遇险被救”“结拜戏夫”等环环相扣的情节,让故事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导演运用毯子功、水袖功及翻、打、滚、踢等传统戏曲程式,将救人场景与情感冲突具象化,使紧张剧情与喜剧氛围巧妙融合。更令人瞩目的是,三位平均年龄仅24岁的青年演员,以扎实的功底赋予角色鲜活生命力,让古老淮剧焕发现代气息,为观众带来兼具传统韵味与视听冲击的艺术盛宴。
观众与专家的反馈印证了该剧的实力。演出现场,重庆观众张先生难掩激动:“剧情紧凑不拖沓,喜剧感十足,更能感受到劳动人民的善良,值得一看!”观众纷纷表示,从演员的细腻表演中读懂了角色的情感起伏,被故事里的真诚与仁义深深打动。
《赶脚》入选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并非偶然,此前已获多项荣誉:入选文化和旅游部《优秀传统戏曲折子戏复排计划名录》,参加第八届中国戏曲文化周线上展演,参加2024年全国地方戏精粹展演获“表演艺术传承英才”荣誉称号。
盐城市淮剧团提供(摄影:周晨阳,刘宇航)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