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贺钰童
2025年10月8日
一、缘起:镜头的修炼与启蒙
手机镜头,早已成为我观察世界的第三只眼。作为一名普通大学生,我习惯用像素格珍藏时光的碎片——清晨第一缕斜射过窗棂的阳光,傍晚天边晕染的瑰丽晚霞,甚至雨后在叶片上颤巍巍的露珠,都是我悉心收藏的视觉诗篇。在日复一日的拍摄中,我慢慢摸索着构图的韵律与调色的温度。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全凭一腔热爱,在无数次尝试中积累经验,在反复比较中领悟美学。当辅导员将2025年《我与校园初相遇》摄影大赛的链接发到群里时,我知道——这不仅是比赛,更是对我这些年来用镜头书写日记的一次检阅,一次从自发记录到自觉创作的升华。经过七天激动人心的投票角逐,当得知我的作品荣获一等奖时,那份喜悦不仅源于获奖本身,更源于自己的观察与感悟得到了如此温暖的共鸣,这既是对过去的肯定,更是对未来的邀约。
二、初心:为易逝的青春铸造视觉注解
倘若要追溯参赛的初衷,那该是源于一种温柔的执念——我渴望为流淌的时光按下暂停键,让每一个不可复制的瞬间都能在照片中获得永恒的生命。校园里那些看似寻常的景物,在我眼中却饱含深情:我的取景框里,校园从来不只是砖瓦筑成的空间,而是充满温度的生命场域。那些气派的欧式建筑在四季轮转中讲述着时光的故事;蓝调时刻的静谧让喧嚣的校园获得诗意的喘息;路旁的桂花用香气绘制出秋天的地图;宿舍楼下的猫咪则以它的慵懒诠释着生活的本真。这些看似平凡的景致,都是我镜头下不愿错过的主角。这些平凡却独特的校园意象,都是我渴望通过镜头诉说的故事。对我而言,摄影早已超越了爱好的范畴,它是我与青春对话的方式,是我对这个美好年纪最深情的告白,是我为易逝的韶光所铸造的、最珍贵的视觉注解。
三、精进:以赛促学,以影会友
(一)技于镜,更进于艺
这次摄影比赛,是一次对技术的锤炼,更是一场美学的觉醒。在有限的主题与时间内,我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记录,而是开始钻研光影的平衡、构图的巧思与色彩的叙事。镜头成为我延伸的感官,让我在寻常的校园角落中,捕捉到时光流淌的痕迹与生命勃发的瞬间。这不仅是技能的提升,更是观察之眼与审美之心的双重修炼。
(二)美于境,融情于景
本次活动让我得以重新审视我所熟悉的校园。透过取景框,晨曦中沾满露珠的叶片、黄昏下铺满落叶的小径、图书馆里专注的侧影,都成为一首首无声的视觉诗篇。我深刻感受到,校园文化并非抽象的概念,它正鲜活地洋溢在每个角落;而摄影,便是与之对话,并将其内在魅力具象化的过程。
(三)友于交,共鸣于心
最为珍贵的,是此行中“以影会友”的收获。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们交流,我们分享各自镜头下的世界,不同的视角与创作理念激烈碰撞,为我打开了前所未有的视觉维度。我由此彻悟:摄影绝非孤独的旅程。当一幅作品能引发他人的惊叹与思索,当个人的感悟能激起广泛的共鸣,这按下的快门,便完成了从自我表达走向心灵沟通的完整历程。
四、领悟:于平凡处拾光,在共鸣中成长
(一)美的觉醒:捕捉瞬息永恒
这次摄影之旅,于我而言是一次“美的觉醒”。它让我深刻体悟到,真正动人的画面并非总在远方,而往往潜藏于不经意的瞬间。无论是阳光穿过叶隙洒下的跃动金斑,还是雨珠滴落湖面留下的阵阵涟漪,这些曾被忽略的日常,都成了我镜头下最珍贵的永恒。我学会了放慢脚步,沉静内心,去倾听光与影的细语,去触摸生活原本的温度。这场比赛锤炼了我的“观看之道”。它让我摒弃了浮光掠影的扫视,学会了“用心观察”。我意识到,美并非稀缺品,它蕴藏于每个平凡的角落。摄影的训练,就是一场持续的注意力革命,它让我从混沌的日常中剥离出那些简洁、有力且充满生命力的瞬间,重塑了我的视觉经验。
(二)视角的革新:重构平凡世界
摄影,赋予了我一双全新的眼睛。它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观看世界的方式,一次深刻的视角革新。我明白了摄影绝非对现实的被动记录,通过那个小小的取景框,我学会了如何为平凡的景象“取景”与“构图”,从琐碎中提炼秩序,从平淡中发现诗意。这个世界从未改变,但摄影教会了我如何为它赋予新的意义,真正发现了平凡日常中被遮蔽的不平凡。当我选择框取什么、强调什么、忽略什么时,我已然不是在复制世界,而是在阐释和创造属于我的世界。这个过程,让我从一个生活的旁观者,转变为一个积极的介入者,用镜头赋予平凡事物以全新的叙事和情感维度。
(三)共鸣的回响:从独享到共情
最大的收获,莫过于领悟了摄影作为“沟通之桥”的真谛。最初,它是我个人的情感记录。但通过与众多参赛者的深入交流,目睹同一片校园被诠释出万千风貌,我豁然开朗:摄影的终极意义,在于将个人“独行的风景”,酿成可供“众人共饮”的感动。当我的视角引发你的会心一笑,当你的作品触动我的内心柔软,我们便在这些光与影的交织中,完成了心灵的对话,真切地感受到了校园文化中最具人情味的温暖与共鸣。
五、展望:光影的尽头是共鸣
(一)回首:在光影交织处见永恒
这次校园摄影比赛是我青春画卷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它让我看到,只要用心去感受和记录,平凡的瞬间也能绽放出耀眼的光芒。晨曦中气派的欧式建筑披着金色的薄纱,宛如沉思的智者;黄昏时分的蓝调时刻,天空与建筑剪影构成静谧的协奏曲;秋风送爽时,路旁的桂花树暗香浮动,成为嗅觉与视觉的双重记忆;还有宿舍楼下那只总是慵懒躺着的小猫,它的安然是校园生活最温暖的注脚……这些画面不仅是个人的珍贵收藏,更是我与校园深度对话的见证。前行路上,我将持续透过镜头观察世界,这不仅是个体情感的抒发,更是我参与构建校园文化,并与时代对话的独特方式。
(二)前行:从个人表达到时代对话
摄影教会了我用全新的视角观察世界,在平凡日常中发现不平凡的诗意。我深刻领悟到,摄影的真谛在于将个人“独行的风景”,酿成可供“众人共饮”的感动。与参赛者的每一次交流,都是视野的拓展与思路的革新,让我感受到校园文化特有的温度。这让我坚信,摄影从来不止于孤芳自赏的自我表达,更是与他人分享、共鸣的桥梁。前行路上,我将继续透过镜头观察世界,这不仅是个体情感的抒发,更是我参与构建校园文化、与时代对话的独特方式。当个人视角引发集体共鸣,当独白变成对话,摄影便完成了从技术到艺术、从个人到共同的升华。
六、致谢:定格光影,感恩相遇,奔赴远方
(一)一束照亮过去的光
当得知自己获得一等奖时,一种难以言表的激动涌上心头。这份荣誉,如同一束明亮而温暖的光,回照在我走过的每一个脚印上——那些为等待一个完美瞬间而驻足的每一次定格:晨光熹微中等待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的身影,在暮色四合时追逐最后一抹晚霞的执着;也忆起那些反复斟酌构图与光影的深夜,在屏幕前细心调整每一个参数,只为让画面更贴近心中的构想。那些曾经看似孤独的坚守,那些不为人知的付出,在这一刻都被赋予了非凡的意义。这束光让我明白,所有的等待与坚持都不是徒劳,它们如同散落的珍珠,最终被这条名为"热爱"的丝线串联成璀璨的项链。
(二)一场因影结缘的感恩
站在这束光下,我看到的不仅是自己,更是众多支持我的身影。我由衷地感谢给予我众多支持和厚爱的人,你们的认可给了我巨大的鼓舞;感谢我的良师益友,是你们的陪伴与启迪,让我的视野更加开阔;还要感谢我的校园,晨曦中的林荫道、暮色里的图书馆、四季更迭的花草树木,是你们用静默的美塑造了我的视觉语言,是我镜头里永不枯竭的灵感源泉。这份殊荣,是我们因光影而结下的美好缘分,共同谱写的动人篇章。
(三)一条通向未来的路
这份荣誉,不是旅程的终点,而是指引我奔赴下一场山海的序章。它让我更加笃定,手中的相机不仅是一个工具,更是一支书写青春的笔。我将带着这份肯定与期待,继续我的光影旅程,用心记录时代脉搏,用情传递人性之美,让每一帧画面,都饱含青春的思考与温度。最终,摄影将我引向更为广阔的“共同体”。与参赛者的每一次交流,都是一次视野的拓宽与思路的碰撞。我深刻体会到,一幅作品只有在被观看、被解读、被共鸣时,才真正完成了它的使命。摄影由此从一种孤独的自我表达,升华为一种温暖的社交货币,它连接起孤立的个体,让我们在共享的感动中,确认彼此的存在,共同感受并构建着充满温情的校园文化。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