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由上海市信用服务行业协会、同济大学、长三角“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促进会、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中国金融信息中心联合主办的第四届长三角信用论坛在同济大学成功举办。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同济大学、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等相关领导,商务部相关部门代表,长三角三省一市发展改革委等政府部门负责人,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相关政府部门代表,全国信用行业协会组织、专家学者,国内外信用服务机构、金融机构、大中型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及媒体界代表等近300人齐聚共襄盛举,海纳数科受邀出席论坛。
第四届长三角信用论坛隆重开幕
本次论坛通过长三角信用服务行业成果展示与发布等多项议程,通过汇聚政府、市场、社会、科研等多方力量,搭建开放包容的信用合作平台,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注入信用动能,也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筑牢信用基础,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迈向更高水平。
会上,长三角信用服务行业五项团体标准正式发布。由长三角信用(行业)协会牵头,联合多家头部机构与高校制定的系列标准,涵盖跨区域信用数据共享规范、新质生产力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信用服务机构服务质量评价等领域,为行业规范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夯实国家质量基础设施。
长三角信用服务行业五项团体标准发布
海纳数科凭借在人工智能等技术与信用服务融合领域的专业累积,深度参编《企业信用评价 大语言模型工具应用指南》。该指南旨在为大语言模型技术在信用评价领域的应用建立规范框架,引领行业迈向智能化、标准化发展的新阶段,将于2025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随着大语言模型技术在自然语言处理与文本生成领域的不断突破,信用评价行业迎来了高效智能化升级的新机遇,为信用评价机构降低人工成本、优化业务流程提供了有力工具。与此同时,大语言模型发展也面临安全性、可靠性及勤勉尽责义务履行层面的新型挑战,如缺乏有效合规约束、语言模型存在 “幻觉” 风险等。
目前,行业对大语言模型在信用评价中的合规应用尚缺乏系统性规范。鉴于此,《企业信用评价 大语言模型工具应用指南》旨在为信用评价机构提供一套科学、系统的指导框架,促进信用评价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为信用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本次参编,是业界对海纳数科技术前瞻性的高度认可。 作为一家数字科技公司,海纳数科长期致力于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智能风控服务中的融合实践,对技术应用中的风险与边界有着深刻洞察。此外,海纳数科曾多次作为起草单位参与行业技术标准与白皮书的制定工作,在数据要素管理等领域积累了深厚的实战经验。此次参编《企业信用评价 大语言模型工具应用指南》,也是海纳数科将其在标准建设领域的持续投入与前沿技术实践相结合,为行业规范化发展贡献力量的重要体现。
正如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席樊芸在讲话中指出的,长三角三省一市以信用长三角品牌为纽带,在制度共建、数据共享、监管协同上取得突破,为全国区域信用合作树立了标杆。海纳数科作为长三角一带的本土企业,将借力区域优势,勇担科技企业责任。未来,海纳数科将以本次参编指南为重要起点,积极推动大语言模型等先进技术在信用服务场景中的安全、合规与高效落地,携手更多生态伙伴共同拓展智能服务的边界,致力于为构建更智慧、更可靠的辐射更广更宽的社会信用体系注入数字动力。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