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技术大学音乐学院迎来办学史上“最星光熠熠”的一天:徐沛东、郁钧剑、张也、吴碧霞、刘和刚、韩国国际著名歌唱家曹秀美、佛罗伦萨音乐学院副校长罗伯托·内里、国际女高音歌唱家德拉甘娜·斯帕西奇·莫伊斯扥等,54位国内外顶尖艺术家、教育家、演艺名家同时接过客座教授聘书,并组成战略发展咨询委员会,为音乐学院的未来发展“把脉定向”。这也是音乐学院自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扩容升级”,标志着深圳技术大学“音乐+科技”融合育人平台正式驶入快车道。
立足湾区,唯一专业音乐学院“被看见”
作为深圳市政府全额出资、广东省人民政府重点支持的高等音乐教育机构,深圳技术大学音乐学院自2023年首批招生起便被赋予“粤港澳大湾区音乐教育战略支点”的使命。音乐学院坚持“德艺双馨、形神同韵、传创共融、培英铸才”的办学理念,以“实践为重、以赛促学、以演促能”的高水平应用型模式,短短两年已迅速跻身湾区音乐教育“第一方阵”。
大师加盟,打造“顶配”导师团
此次受聘的54位名家涵盖作曲、声乐、器乐、音乐科技、戏剧、演艺制作等全链条,其中包括国家级教学名师、一级演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级艺术基金评审专家。他们除每年定期驻校授课、开设大师班外,还将与校内导师联合实行“1+1”双导师制,为学生提供“一对一”个性化指导,直接对接行业一线资源与舞台。
硬件一流,课程“超硬核”
音乐学院一期拟将建成高规格音乐厅、智能录音棚、音乐戏剧工作坊、AI作曲实验室等一流实践平台,可满足交响乐、歌剧、音乐剧、沉浸式音响、数字舞台等多元教学与创排需求。课程体系采用“通识+专业+实践+创新”四维融合,专业课程占比77%,实践学分超过50%,并全面引入项目制、工作坊制、赛季制,确保学生“周周有舞台、月月有赛事、年年有作品”。
以赛促学,学生屡创“金奖纪录”
办学两年来,学生已在意大利“贝利尼”国际声乐比赛、中国音乐金钟奖、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艺术节等国内外赛事斩获金、银奖26项;举办“艺术殿堂”系列音乐会、公益大师班60余场,服务市民超3万人次,成为深圳公共文化建设的新锐力量。
下一步:建设“湾区音乐科技走廊”核心引擎
借助54位客座教授入列之势,音乐学院将联合港澳高校及华为、腾讯、大疆等企业,三年内建成“湾区音乐科技走廊”核心实验区,重点布局AI作曲、沉浸式音响、数字演艺、音乐疗愈等交叉学科,力争“十五五”期间输出千名“懂科技、精表演、能创新”的复合型音乐人才,为深圳打造“国际文化创新创意先锋城市”持续提供“深技大方案”。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