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经济与能源革命深度融合的浪潮中,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网数字”)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正加速构建数字电网与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南网方案”。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字电网建设领域的主力军,南网数字以“电鸿”物联系统、“大瓦特”AI大模型、“伏羲”芯片等核心技术为抓手,持续突破行业技术瓶颈,为电力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科技强企、创新研发 持续构筑技术护城河
南网数字形成了独特的“一体三环”研发组织体系,通过研发中心、专业化子公司和区域化分公司的协同作战,实现了“需求-研发-应用-反馈”的闭环产研体系,有效提升了研发投入的产出效率;与此同时,在核心技术攻关方面,南网数字构建了覆盖“云-管-边-端-芯”关键环节的完整技术链。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南网数字充分发挥中央企业科技创新、产业引领、安全支撑作用,聚焦自主可控,发力突破“卡脖子”技术,集中力量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南网数字始终将研发视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招股书披露,2022年至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5.01亿元、3.47亿元及3.99亿元,近三年研发累计投入达12.47亿元。
大量的研发投入带来了丰硕的成果。截至2025年6月30日,南网数字共拥有境内授权专利1,475项,授权软件著作权2,194项。发行人共荣获29项科技创新奖项,先后参与制定80项标准,其中国际标准11项,国家标准31项,行业标准38项。
科研成果方面,南网数字研发聚焦电力行业的“电鸿”物联操作系统;开发上线自主可控电力行业“大瓦特”人工智能大模型;成功研制“伏羲”电力专用主控芯片,推动我国能源工控领域核心芯片从“进口通用”向“自主专用”转变,该成果成功入选国务院国资委“2021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自主研制世界首套微型智能电流传感器,攻克我国电力高端传感器技术难题;国产电力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系统性能达到领先水平。
截至目前,南网数字已取得CMMI5软件能力成熟度集成模型、ISO20000IT服务管理体系认证等60余项重要资质,主参编国际标准2项、国家标准31项,建设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充分彰显了行业影响力和技术权威性。高质量的专利技术不仅可以为其赢得竞争优势,强化硬核实力,也为未来国内、国际市场的业务拓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依托“一体三环”研发体系,南网数字牵头承接1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及1项省级重点研发项目,支撑数字电网技术装备产业链及新型网络应用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积极开展基础前瞻性研究和产品孵化预研,同步推动产品敏捷化定制开发和升级迭代,加快产品入市周期,形成“云管边端芯”技术装备优势,为电网数字化、企业数字化及数字基础设施三大业务板块提供坚实支撑。
资质荣誉加身 厚植人才沃土
卓越的技术实力为南网数字赢得了多项重量级资质荣誉。南网数字连续三年获评“科改”标杆企业,入选国资委首批世界一流专业领军企业。作为数字电网技术装备产业链“链长”和新型网络应用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的主要支撑单位,公司先后获得中国专利金奖、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以及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中国电力科技进步奖等省部、行业级科技奖励一等奖20余项。
此外,南网数字2020年入选国务院国资委首批“科改示范企业”,2021年、2022年获评国务院国资委“科改标杆企业”,2022年获评国务院国资委“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全资子公司大数据公司获评2022年国务院国资委“双百”标杆企业、2023年国务院国资委“双百”优秀企业,全资子公司数字电网公司和大数据公司获批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在人才方面,南网数字亦紧紧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发展需要,以价值创造为主线,开展人力资源专项改革。公司制定人才发展专项计划,大力引进和培养电鸿、人工智能、网络安全、大数据等重点产业领域人才;此外,公司还积极通过优化人才配置与工资总额核算机制,人力资源分配与价值创造总量、人均价值创造能力挂钩,把人力资源用在刀刃上。
当前,随着“双碳”战略的深入推进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加速,电力能源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各大电力集团的必争之路。作为南网体系内的企业,南网数字未来发展空间广阔。从高强度研发投入到高质量专利布局,从国家级资质荣誉到可预见的业绩释放,南网数字有望在数字电网这片万亿级蓝海里乘风破浪,持续擦亮“电力能源数字化转型主力军”的金字招牌,若成功上市,公司长期投资价值值得期待。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