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家电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业 界/ 互联网/ 行 业/ 通 信/ 数 码/ 手 机/ 平 板/ 笔记本/ 相 机
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快讯 > 正文

德州学院:以“党建 +”激活“三全育人”新动能

德州学院:以“党建 +”激活“三全育人”新动能
2025-09-15 09:41:27 来源:中华网

德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改革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制与育人模式,创新育人路径,以“党建+”激活“三全育人”新动能,直面育人过程中“部门壁垒、阶段断裂、场景单一” 等现实痛点,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育人效能,构建起协同联动、贯穿全程、多维渗透的育人生态,为培养生物领域高素质人才提供了坚实保障。

一、党建引领破壁垒,构建协同育人共同体

针对传统育人模式中部门各司其职、资源分散的问题,生命科学学院党委牵头建立“党建+育人”协同机制,打破系部、学工、教务、科研等部门壁垒,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全员协同参与”的育人格局。成立由院党委书记、院长任双组长的育人工作领导小组,将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学生管理、实实践等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明确各部门育人职责清单,建立月度联席会议制度,常态化沟通解决育人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持续深入实施 “双带头人” 培育工程,选拔学术骨干担任党支部书记,推动实现 “党建带头人” 与 “学术带头人” 双肩挑。依托 “双带头人” 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形成“党建促业务、业务强党建” 的良循环。构建 “导师+班主任+辅导员”三位一体育人团队,每名党员教师对接 10-20 名学生,实现思想引导、学业指导、生涯规划全覆盖。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和师生的组织力量,全程护航学生大学阶段的成长发展,这种全员参与的育人模式,让育人力量从“单兵作战”变为“集团作战”,有效提升了育人精准度。

二、党建贯穿全周期,打造全程育人成长链

生命科学学院党委针对学生成长不同阶段需求,设计“分阶段育人图谱”, 破解育人过程中“阶段断裂”问题。入学季开展“基因密码”主题教育,通过“党建领航・启航计划”、校史参观、“实验室安全与科研诚信”专题讲座、“党建赋能・成长计划”,帮助新生破解“适应难题”,让红色基因伴随学生成长全过程;低年级侧重“惯养成”,将党组织生活与专业学、实践锻炼有机结合,实施“党员学霸1+1”学业帮扶;中年级聚焦“科研启蒙”,在动植物野外实路线中增加红色路线,由教师党员带领参与国家级、省级大创项目;高年级主攻“职业导航”,基于OBE 理念,推进“思政+课堂+就业”联动模式。针对学生面临的考研和就业压力,学院党委联合合作院校研究生院、就业指导中心开展“党员帮扶 1+1”活动,组织考研成功的学生分享经验,邀请用人单位、优秀校友开展“面对面”活动,进行简历指导、 职场模拟面试等活动。毕业离校阶段,启动 “党建引领・远航计划”,通过 “最后一次党课”“毕业生党员承诺”等活动,引导学生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需求。三年毕业生考研录取率保持35%以上,就业率稳定在95% 以上。

三、党建融入多场景,构建多维育人生态圈

为打破育人场景维度单一的局限,学院将党建工作延伸到课堂教学、科研创新、社会实践等多个领域,打造“处处是课堂、时时能育人”的多维场景。

在课堂主阵地,校院两级党委协同发力,统合育人力量和资源,构建“跨学科思维,以人为本”的一体化体制机制。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学院党委进行顶层设计,明确路径,与学校团委、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教育中心等单位协同开展生命科学学院课程思政的建设工作。通过打造生命科学类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生态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生命科学类专业知识传授的有机链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贯通人才培养体系,发挥出了融入式、嵌入式、渗透式的立德树人协同效应。

学院获批学校首个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示范中心,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实现了专业教师和课程的全覆盖,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指导下进行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研究和实践,编写课程思政案例库和实验教材,在课程主阵地推行“双师课堂”,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共同备课,《生物学》融入“抗疫精神”,《生态学》对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完成了《生命之窗——生命科学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设计》(50万字,38门课程)的编辑工作,同时完成了300项内容的“生命科学类专业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内容。成为引领全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先头兵。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受邀新华网交流课程思政教学经验,与新华网开展共建工作,开辟了课程思政建设成果展示,搭建了集教学应用、师资培训、示范交流、共享共用等于一体的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服务的重要窗口。

在科研育场景,学院构建多维实践,让学生在科研攻关中成长。党员刘婧博士团队带领学生扎根企业车间1年,开展扒鸡风味物质研究,完成2项发明专利申请、3项生产工艺优化;党员何庆博士团队在食品抗氧化剂新工艺研发中,吸纳学生参与中试环节,让学生亲历科研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全流程;在实战中锤炼学生吃苦耐劳的品格,训练严谨求实的科研思维。三年,学生依托专业老师37项横向课题,合同金额超2000万元的项目,积累扎实科研经验,获国家级、省级科技竞赛奖励130余项,发表论文40 余篇,获批国家级大创项目20余项。

在社会实践场景,学院以 “爱生命、爱生活、爱生态” 为核心理念,在社会实践中构建起规范化、体系化、品牌化的育人体系,突出实践特色。基于“物理-社会-文化” 三重维度,构建高校与社区协同治理常态化联动机制,推动学生成长空间从校园延伸至社区,实现理论知识向实践应用的转化,让教育扎根生活。

依托学科专业优势,整合党员教师动植物团队科普工作室与学生社团力量,组建 “专业教师 + 辅导员” 双师指导队伍,以 “百万大学生进社区”“三下乡”“返家乡”“青鸟计划” 等活动为实践载体,打造 “红色书院”“多彩周末”“光成炬”等特色品牌项目。在实践过程中,师生团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效能,为基层社区治理注入青春智慧与青年力量,让学生在参与社区服务、生态科普、文化建设等实践中练得真功夫,长得真本领。学院连续开展的鲁喀专项支教活动,以及社会实践与创新创业项目深度融合的典型案例,先后被央视、《中国青年报》、山东教育电视、《大众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彰显了实践育人的显著成效。

德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以“党建 +”激活 “三全育人” 新动能,在全员育人中把学生思政转为学生+教师思政,在全过程育人中把思政课程转为课程思政,在全方位育人中把学校思政转为党委、政府社会学校的共同思政,解决了三全育人工作中全员育人合力不强、全程育人衔接有断层,全方位联动机制不通畅的问题。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下的育人模式改革,利用校内外与资源,不断完善多维协同的育人生态,努力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教育强国建设、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夏书珍、宋建、孙颖慧,德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基金项目】2024 年度德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2024DZZS115;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24291);山东省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Z2024278)


责任编辑:kj01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

关键词:

从沪漂提车梦看消费金融新范式:省呗守信计划以创新和服务构建用户价值闭环

2025-09-16 10:56:29从沪漂提车梦看消费金融新范式:省呗守信计划以创新和服务构建用户价值闭环

2025 年智慧园区管理系统 TOP5:为什么 90% 园区都选这几个品牌?

2025-09-16 10:54:592025 年智慧园区管理系统 TOP5:为什么 90% 园区都选这几个品牌?

2025年上海财税公司哪家靠谱,四大公司助力企业合规

2025-09-16 10:30:382025年上海财税公司哪家靠谱,四大公司助力企业合规

2025办公设备及耗材展必看推荐!第十九届珠海国际办公设备及耗材展30天后启幕

2025-09-16 10:29:062025办公设备及耗材展必看推荐!第十九届珠海国际办公设备及耗材展30天后启幕

靠谱的防火涂料生产厂家有啥标准?看研发与质控准没错

2025-09-16 10:27:17靠谱的防火涂料生产厂家有啥标准?看研发与质控准没错

阿里巴巴股价创新高,港股通科技ETF基金前景再被看好

2025-09-16 10:26:03阿里巴巴股价创新高,港股通科技ETF基金前景再被看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