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眼科临床实践中,高度近视与白内障并存的情况日益多见。这两类眼病叠加,不仅显著加剧视力损害,也为眼部健康管理带来更大挑战。郑州普瑞眼科医院专家指出,理解其关联机制与科学应对方法,是维护视功能的关键。
▍高度近视:不仅是视力问题,更是眼结构改变
医学上通常将超过600度的近视定义为高度近视。其本质不仅是光学屈光问题,更是一种眼球结构性病变——眼轴异常延长。这一变化导致视网膜、脉络膜等组织持续受牵拉而变得薄弱,易引发视网膜变性、黄斑病变及玻璃体混浊等并发症。患者除了远视力下降,还可出现飞蚊症、视物变形等症状,其发生视网膜脱离、青光眼等致盲性疾病的风险也远高于正常人群。
▍白内障并非老年人“专利”,高度近视者需提早防范
白内障指眼内晶状体发生混浊,阻碍光线正常到达视网膜,从而导致视力逐渐下降。值得注意的是,高度近视人群的白内障发病往往更早、进展更快。研究显示,这类患者可能比普通人提前5–10年出现白内障,且多为核性类型,加剧了原本已有的视力障碍。
▍双重威胁:视力受损加剧,眼底检查与治疗难度上升
当高度近视与白内障同时存在,患者面临的不仅是简单的“看不清”,而是多重视觉障碍的叠加。视力下降常迅速进展,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安全与社会功能。同时,混浊的晶状体也妨碍医生观察眼底,可能导致视网膜裂孔、黄斑病变等高度近视相关并发症被漏诊。此外,在手术治疗时,高度近视所伴随的薄弱眼底结构也增加了手术复杂性和术后风险。
▍应对策略:精准手术联合终身防护
目前,手术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唯一有效方式。现代白内障手术通过超声乳化摘除混浊晶状体,并植入量身定制的人工晶体,在去除白内障的同时可矫正近视、散光甚至老花问题。
术前需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眼轴测量、角膜地形图及详细眼底检查。若发现视网膜存在变性区或裂孔,常需先进行激光加固治疗。对于超长眼轴或眼底状态较差者,医生将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以最大限度保障安全。
除手术外,日常防护同样重要:
定期进行专业眼部检查,建议每半年至一年一次,包括视力、眼压、眼底和晶状体评估;
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注意环境光照适宜;
谨慎参与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预防视网膜脱离;
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和叶黄素的食物,有益于眼组织健康。
▍专家总结:早干预、早治疗,守护清晰视界
郑州普瑞眼科专家强调,高度近视者应从青年期起重视眼部定期检查,一旦出现视力变化应及时就医,不可简单归因于“近视加深”而延误诊治。如今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通过精准手术和系统管理,绝大多数患者仍能重获良好视力,维持优质生活品质。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